主要逻辑
这里的功能区指的是作业区域,比如存储区、分拣区、理货区、出库集货区等,其他的区域,如办公区和辅助功能区的面积,仅作为一个输入值。
1、存量要素
确定功能区面积首先需要确定库容量,通常在规划物流中心的时候是为将来作规划,也就是说这里有一个库存预测的过程,但库存的预测是企业经营和供应链端的问题,在物流中心规划的时候可以对这个过程做一定的简化,比如对历史数据进行拟合,或者用增长率,或者直接用一个既定的营收目标进行折算等。再将库存量根据物流单元的大小,比如托盘或者存储容器的尺寸换算为库容大小。
单位物流量示例
2、流量要素
其次要确定物料的吞吐量,在物流中心的进向和出向中都和物料本身的吞吐量相关,在进向作业和出向作业的不同流程中,物料缓存的空间需要作为一个功能区并占用面积。比如物料A一天需要出100托,那么这100托在从下架到出库过程中个,需要经历托盘下架、分拣、集货、复核、装车等作业流程,在这些作业流程中都会占用仓储作业的面积。作为高周转型的物流中心,如配送型的物流中心,进向和出向的功能区面积通常会较大。
功能区系数示例
3、周期要素
这里的周期主要是指作业的批量与批次,在流量的基础上增加对批量与批次的分析,可以让面积更加精确,多批次小批量功能区面积的比重较小,反之较大。所以如果吞吐量大的情况下,但批次多,对于面积占用也不高,但如果批次少,那么在进向和出向物流作业的功能区面积便会相对较大。
4、单位面积成本
单位面积成本分为单位面积流量成本和单位面积存量成本,单位面积流量成本是每个功能区中单位时间内(天)在每平方米中平均通过了多少托盘量的成本,单位面积存量成本是每个功能区中单位时间内(批次)存储或者缓存了多少托盘量的成本。单位面积成本用于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功能区最优面积的拟合。
5、最优面积拟合
在测算出各功能区的存量、流量、服务周期后将其作为约束条件,然后将流量的批次和面积率作为决策变量,并且给定每个功能区面积率的一个初始比率值。如果提高运算效率,可以将各个功能区面积率设定一个经验区间,使其在区间内进行优化组合,最终输出各个功能区在某个批次下的面积率。这个环节需要构建数学模型和算法,并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
结果输出示例
智航飞购完成天使轮融资
1820 阅读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
1578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1533 阅读净利润最高增长1210%、连亏7年、暴赚暴跌……物流企业最赚钱最亏钱的都有谁
1327 阅读AI红利来袭!你准备好成为第一批AI物流企业了吗?
1310 阅读SCOR模型: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的航海图
1319 阅读物流职场人性真相:马斯洛需求的颠覆与掌控
1192 阅读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将如何改变物流行业?
1074 阅读突发!美国邮政停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税取消,影响几何?
1131 阅读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无人配送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105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