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中心称重环节历来是收取快递中转费用的重要依据,但是如果称重老是出现误差,而且误差还比较大。这给基层网点和业务员所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近日有基层快递网点向双壹反映其两个月的发货重量与中心称重重量相差1.7吨。此网点负责人无奈的说她只是个乡镇网点没有多少收件,但是这个误差却有这么多,根本是没有活路。
无独有偶,另外一个网点老板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他有一个大客户是做水果件的,高峰期一天的发件量会达到1万票件。由于客户大部分卖的都是标准重量的水果,加上包装也就是2.8公斤/票左右。但是到转运中心称重的时候,这个重量很多都变成了3公斤以上。3公斤以内和3公斤以外的收费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由此造成网点所算的月结账单与客户所核算的月结账单存在13万的差额。也正是因为客户与网点之间的重量问题导致账单迟迟对不好,结账也就变得非常缓慢,近70万的月结账(含8月份近13万)直到12月份还未结清。转运中心的称重问题已经影响到网点与客户的对账和结算。
众所周知基层网点收件的时候也会进行称重这个叫网点重量,等包裹到了转运中心又会进行称重,这个就是中心重量。最终收费依据的是哪个重量就变得非常关键。目前大多数的转运中心都采用的是两者取最大值,即网点重量和中心重量,哪个大取哪个重量作为收费标准。
正常情况下,如果网点和中心的称重都比较准确的话,是不会出现以上所说的误差。但是目前来看,虽然科技已经非常发达,大部分转运中心都采用动态秤,但是称重误差却呈现泛滥状态。究其主要原因来说有以下几点:
交货操作不规范:网点自己称重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到了转运中心在交货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因为上货速度过快导致称重出现误差。特别是不建包的快件,更容易出现重量误差。以水果件为例,如果是2.9公斤的包裹,如果用力放在动态秤上和轻轻放在动态秤上的重量差距是比较明显的,多0.2公斤的话,这个计费标准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差距。
称重设备存在问题:电子动态秤的使用很容易出现问题,其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磨损程度也相对较大;特别是在快递行业,快递包裹多、重量较重、使用不规范,如果不经常校对,很容易出现称重不准确的问题。
称重规则不公平:两个重量相比,哪个重就取哪个,显然有失公允。如果称重情况失真,无论对谁都是不公平的,所以还是要以准确为首要目标,也能得到认可。
申诉机制较为滞后:目前很多称重出现误差的话,要想核实准确基本上是很困难的。首先需要第三方也就是签收端提供称重证据。很多时候发现重量有误差,客户早就签收了,甚至包裹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如何去核实重量。就算你有幸拿到第三方称重证据,那这个审核流程又是非常漫长,特别是在双十一期间称重有误差,基本上是没有下文,到最后也只能是不了了之。网点只能吃哑巴亏,无处说理。
其实中心称重误差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网点的突出问题。如果转运中心不给力,网点就不敢放开手脚收件。现在的竞争环境也越来越残酷,快递公司的竞争不仅是品牌的竞争,更是总部的较量,是转运能力的较量,是基层网点的较量。看似小小的转运中心称重误差问题实则反映出了管理的巨大漏洞,如不及时解决必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708 阅读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484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1220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199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142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996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899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821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740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70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