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生鲜电商就被誉为电商行业的最后一片蓝海,吸引了无数资本和创业者,但是由于生鲜产品易腐烂变质的自然属性,以及电商的虚拟性,使得生鲜电商的整个供应链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特别是冷链物流环节的时效性和食品安全性。
所以到2016年全国 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 1%盈利,88%亏损,剩余7%是巨额亏损。因而在企业盈利难的背景下,整个行业近年来一直处于洗牌和缓慢发展中,大家似乎都在等待一个新的风口。
借助新冠疫情下“宅经济”的崛起,“无接触配送”模式的大火,给生鲜电商行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各生鲜电商app也迎来了销售额的井喷。
据统计,京东到家销售额增长4.7倍,每日优鲜增长3.2倍,叮咚买菜日均订单增长3-4倍,盒马日均蔬菜供应量增长5倍。
如此高速的增长,我们不仅仅可以肯定“宅”在家年轻人消费的实力,也可以看到70、80后新消费群体的加入。
预计新冠疫情下的“宅”经济趋势将为生鲜电商带来有效引流,客户消费群体扩大到70后、80后,提升生鲜电商渗透率,同时也培养用户的线上买菜习惯。生鲜电商发展新机遇的到来,也对末端配送带来更高的需求和要求。
根据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生鲜电商用户期待更快速的配送体验,30.7%的用户希望在几小时内收到商品,28.8%的用户希望在 30 分钟至 1 小时收到商品,16.7%的用户希望在 30 分钟内收到商品。
现在情况下又增加了“无接触配送”的模式,结合原有的签收、代收、自提柜等模式,末端配送情况更加复杂。
所以规范末端配送环节,可以进一步满足生鲜消费对于时效性的要求,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粘性。
近日,中物联冷链委牵头起草的《食品冷链末端配送作业规范》(WB/T 1104-2020)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此项标准由中物联冷链委、上海安鲜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深圳市凯东源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雅玛多(中国)运输有限公司、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久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利泰物流有限公司、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阿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将于2020年6月1正式实施,规定了食品冷链末端配送的基本要求和作业要求,适用于对食品冷链末端配送的作业与管理。
末端配送作为最后一公里,是全程冷链从产地到消费者的最后关键环节。
目前国内针对于最后一公里的操作规范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急需建立冷链末端配送操作规范。
此标准的发布,正好弥补末端配送环节规范的空白,为食品的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运输服务提供指导,提高冷链末端配送企业的服务质量,构建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法律落实、体系建设、标准实施”的良性机制,从而提升整个行业服务质量监管水平,从技术层面、操作层面有标可依,使冷链末端配送行业规范、快速、稳妥的发展。
标准发布实施后,中物联冷链委与起草单位将鼓励和引导企业去学习、应用、落实本标准内容,同时联合各地政府、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标准的推广工作,深入电商企业及冷链末端配送企业,协助企业解决现有难点、痛点,共同推动食品冷链末端配送的发展。
智航飞购完成天使轮融资
2408 阅读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将如何改变物流行业?
2292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1813 阅读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
1718 阅读净利润最高增长1210%、连亏7年、暴赚暴跌……物流企业最赚钱最亏钱的都有谁
1705 阅读AI红利来袭!你准备好成为第一批AI物流企业了吗?
1562 阅读突发!美国邮政停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税取消,影响几何?
1425 阅读SCOR模型: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的航海图
1424 阅读物流职场人性真相:马斯洛需求的颠覆与掌控
1381 阅读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无人配送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112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