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半场,我们步入了人机混用新生态,过去的人工作业生态肯定不能满足当前物流发展的需要,但完全的无人化,不仅当前技术达不到,就是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也不见得有必要,“人机混用”恐怕是当前最好的物流配送生态,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人口红利的消失,无人机器人成为各大互联网电商平台和初创科技企业解决末端配送问题的新方向,虽然陆续有好消息传出,但仍存在一些发展瓶颈需要突破,面临技术、成本、市场化挑战,此外,路权开放等有关政策法规的不明朗、应用场景不适应等,都会让这个市场面临挑战和压力。
如何破解无人配送的局限性,如何扩展配送场景,人机混用恐怕是最好的选择,即,人做人擅长的,而机器做机器所擅长的。
虽然京东等电商宣称“未来,送货将是机器人送货”;亚马逊,也尝试无人机送货,但都是在特定场景下的使用,是试用,还没有真正落地,难怪有人提出质疑:机器人送快递是伪场景吗?
随着人力成本的飙升与业务量的增长,末端配送领域正在酝酿低速无人驾驶配送小车参与配送的实践。基于目前政策和技术的综合考虑,对于路况简单、容易预测的封闭物业、园区的配送,配送机器人的确开始在使用,特别是疫情的爆发,促进了这一应用的落地。
但开放的道路,因环境复杂,不可控因素多,进展不是那么理想,既使技术安全标准过关,成本应该不菲,落地应用还有很大的坎。
无人配送车主要目标是替代快递三轮车或电动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无人配送车在日常环境中运转,因内部空间与承重能力的限制,能够运输的商品种类和数量规模较少。
在公共道路商用,涉及到安全和成本等问题,现阶段无人车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产业链还不够成熟。过去,类似demo产品路测时,面对太复杂的场景,经常傻掉“冻”在路中央。
既使拥有迭代算法和系统优势的阿里,推出的机器人“小蛮驴”,据说实现了达摩院最前沿的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但设置的速度不超过20公里每小时,远低于快递员的速度。且只能选择在大学校园、社区,以及办公园区内运行,末端使用场景还需进一步不断锤炼和扩展。
从目前展示的实际配送能力和场景来看,现阶段无人配送距离大家想象中的理想状态依旧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既使有一天,无人配送进入城区开放道路,覆盖生活小区,但是在没有电梯,地形与人员等外部环境更复杂的“老小区”这类环境中,无人配送的种种技术能够发挥的空间或许依然有限。
相比人力,无人配送从研发到落地,再到实际商用的成本,能否做到更低,对于各大企业来说同样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未来新技术是否会出现爆发性升级,成为最后一公里的最优解,则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目前来说,高时效、强安全成为了智慧物流产业加速商业化落地的规则。强化商业价值的重心,人机混用肯定是最好的选择。无人配送必须与人们生活接轨,才能实现实际应用场景的增多,因此,物流配送必然是人机协作、共同完成,而且随着模式的成熟,配送成本将因此而大大降低,应用场景也将大幅扩展。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机协作将成为共识,将带来更高效率、更优体验,更多的配送场景,智慧物流终端即将进入人机混用时代。
人机混用——“无人车+骑手”,即公开道路段由人送,园区内由机器送,这样一个组合并非当下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中长期的策略。某种意义上说,丰巢就是人机混用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成本和用户体验能比较好。
总之,尽管“无人化”物流已进入我们的视野,全面普及还为时过早。我们将步入的是人机混用新时代,这是既智慧又经济的物流新时代。
都知道无人化时代正在到来,将颠覆原有的生活方式,那么,无人配送小车是快递小哥的终结者吗?当然不是,它将推进快递员的升级迭代。无人配送开发的初衷,不是代替员工,而是为了减少员工的劳动量,人与机器,各有分工,密切合做。
无人配送的确有其优势 。无人配送车在社区与配送站点之间,可以24小时进行配送,不分雨雪风霜,不知疲倦地一次次往返,不挑拣工作条件,不需要休息,而且还“不会跳槽”,并避免了人工配送可能导致的交通意外、客户投诉等麻烦,至于在仓储间机器人工作的区域甚至可以不用开灯,室温也不需要控制,可以更快、更便宜地将货物送到消费者面前。
但是,无人配送车并非会全面代替配送员,无人配送车可以代替简单重复往返的作业流程,很多流程依然需要人来完成。既使高校园区相对封闭,是无人配送一个合理的,可控的应用场景,仍需要安排人员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接管配送机器人。
无人配送的目的,是让配送员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加入到提升服务体验的环节,比如提供有更高价值的定制化服务,与用户增强交流互动等等。
人口红利的消失,社会结构的变化,人应更多地参与到更有温度、更智慧的作业中来,往返重复的末端配送工作终要交给机器人来承担,人机协作成为可以预见的末端配送场景。
能替代或解放现有工种的人力才会有价值,无人物流配送,就是希望在人机协作的情况下,推动它在各个场景下的具体应用。国际电商亚马逊对无人配送的态度是,原有的员工并不会失业,此举纯粹是为了减少员工的劳动量,当无人配送进入应用,部分员工将作为技术人员、工程师、操作者继续工作,当然,调度与配合这些机器人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
正如上文所说,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人机混用时代,快递员都是重要的运营资源。同时,无人车运营成熟后,快递员也可以自动转化为快递商务拓展和无人车运营的角色。
正如美团配送部高管所说,无人配送车是对骑手的有效补充,它可以持续工作,比如承担更多夜间配送的工作;而骑手更为灵活,可以处理一些较为复杂的场景,骑手与无人配送车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提升效率与优化用户体验。
还有,随着无人配送的逐渐成熟,平台将逐渐需要大量维护、管理人员,此时各地的部分快递小哥可以很快转化为无人配送车运营团队,与无人配送落地无缝衔接。对快递小哥来说,无人配送的嵌入,使其获得能力的成长,逐步从纯体力劳动转化为脑力劳动,是其本身升级与迭代的过程。目前,我国劳动力供需失衡,使我们必须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而人机混用这一方向,将推进参与者的素质的提高。
标准化程度与效率双低的末端物流配送,向来是物流成本中最高的环节,也是影响物流产业升级的短板。社会的需求,场景的需要,技术的积累,迎来了人机混用时代的到来,也推进了物流产业的升级。
配送业务量的增长,人力成本的攀升,使配送无人化的需求大大增加。而技术的不成熟,安全标准的不规范,制约着无人化大规模落地应用。但是,低速无人驾驶配送车+快递员模式正好弥补了二者的缺陷,发挥了二者了融合优势,难怪迎来井喷式发展,加快着物流产业的升级步伐。
不仅是快递,就边外卖,终端交付将会从人逐渐过度到人机混送,据悉,饿了么和Yogo、云迹已进驻上海写字楼进行外卖配送,美团和Segway、优地在北京和深圳的部分商场和写字楼以及部分室外封闭场所进行外卖配送。
随着人机混用的深入,需要无人配送车与楼宇相关设施打通,需要推动智能电梯的标准,以便配送机器人可以自主与电梯进行交互、控制,同时推动打通智能自动门、智能小区门禁与无人配送机器人交互的相关行业标准。同时,社区方面,也应进行改造或布局,使无人配送小车可以上电梯,直接将快递送至用户手中,双方共同促进物流配送的升级与发展。
人机混用的配送模式会在更大规模的场景中使用,人工智能的引入将拓宽其使用边界,彻底解决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现状的瓶颈。引用人工智能来进一步扁平化渠道,让劳动密集型的配送行业能够在人工智能的引导下更快、更省人工。
更深的人机混合其实是在平台背后,或者说是技术层面,即人工智能与研发技术团队之间的人机混合,或者说人机交互式学习。人工智能配送,跳出了传统末端配送人力驱动,而进入了技术驱动范畴,成为“专职配送+智能派单”的平台。
过硬的技术以及与实际场景结合的能力才是真本领,无人配送技术储备迎来爆发点,还需要和场景结合,以人机混用为模式,商业化才能逐步落地。要关注的是物流的业务链和供应链之间的配合,能否在无人配送载体上开拓出更多业务场景,切切实实提高物流效率。
从技术上来说,一个大问题是,目前的无人配送,不少用的都不是自动驾驶的技术架构,而是狭义上的机器人技术架构,因此,对障碍物进行识别分类,有一定的局限性。
人机混用,需要不断创新,虽然目前一此法律法规制约人机混用,但创新一定是走在法律和政策前面的,当创新进展到一定阶段,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法律政策必然会作出相应调整。
未来,还将面临人机混合作业过程中,人机的分工,如何达到全配送流程的效率提升,将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线下配送主体、流程的变化,还要考虑系统对接、云端调度等问题,但人机混用,将无可争议地推进物流业的升级。
人机混用,前半程拼技术,而后半程则是拼运营能力、拼产品、拼用户体验,共同作用,推动物流产业的升级。
大疆【深圳】社招高级仓储管理岗、中级运输管理岗、高级关务管理岗(国内)、高级采购代表、中/高级产品上市管理岗(GTM)
4281 阅读跨境物流公司社招仓库操作经理
4235 阅读中粮粮谷2025年校园招聘物流管培生、仓储管培生等
3806 阅读校园招聘 | 山姆采购管培生、配送中心营运管培生
3743 阅读顺丰社招SME客户经理、区域客户经理、灵活业务资源专员、零担整车运营专员、产品管理专员等
2982 阅读中国区精益物流专员招聘!梅特勒托利多测量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2922 阅读盒马十二月新店热招物流生产岗位、配送岗位等
2896 阅读菜鸟社招业务拓展(海外仓)、AGV机器人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物流科技
2884 阅读美团社招运输主管、运营经理、冻品自营采购、服务站城市运营、城市仓配运营等
2809 阅读联华华商集团2025届校园招聘物流管培生等岗位
275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