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制造作为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从棉花到成衣,整个纺织产业链涵盖了服装制造的所有流程。
纺织服装行业是传统的现金流较好的行业,其研究的核心根本就在于研究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通过品牌商/渠道商以不同方式传递给消费者的过程。
目前,中国市场既为全球第一大服装消费市场,中国也是全球第一大纺织品服装供应国,且纺织品份额仍在持续上升。
纺织服装产业链各环节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纺纱、织布、印染、后整理、成衣生产、品牌服装管理等。其中技术壁垒性最为突出的要属纺丝和染整环节。
纺织服装产业链概览: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
上游纺织制造行业受棉花、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与制造业类似,具有一定周期性,以出口外销为主,劳动力、固定资产、生产效率、生产规模、汇率、环保政策等影响较大。
原材料包括棉花、化纤、皮革、羊毛等
一般情况下,棉花成本占纺织制造企业成本的50-70%,我国棉花进口量受配额限制,棉花价格上下浮动较明显。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棉花产量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棉花产量591.0万吨,比上年增加2.1万吨,增长0.4%。
从供给端来看,目前我国棉花供给维持在每年600万吨的水平,同时目前库消比已处于正常状态。
从结构看,国内有西北内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其中西北内陆中的新疆棉区是主力,主要得益于新疆土质碱性,夏季温差大、阳光充足,拥有种植高品级棉花得天独厚的条件。
基于此,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占比持续加大,2020年新疆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76%,主要集中在北疆的昌吉、石河子、奎屯一带,同年产量为500万吨,贡献全国总产量的85%。
化纤行业是纺织服装行业上游,主要提供面料纺纱所需的化学纤维。据日本化学协会的统计,全球纤维市场中,化纤市场份额超七层。
纺纱分为白纱、色纱、色纺纱等,目前全球色纺纱约9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已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
截止2019年末,我国色纺纱行业总产能约为1000万锭、行业市场规模在570亿元左右。
华孚时尚、百隆东方分别占据整体市场份额的24%和18%,而在中高端色纺纱市场中,华孚时尚、百隆东方分别占据了40%、30%的市场份额。
织布环节的标准化相对较高、成衣制造也更为偏向劳动密集型,虽然在生产过程中仍会有相应的特色工艺,但是相对壁垒性较低。相关公司有鲁泰A、联发股份、黑牡丹等。
印染整环节中主要体现了公司污染处理能力、后整理能力,其中后整理赋予了面料防水、防紫外线等功能特性,是染整环节最具技术壁垒的工艺。相关公司包括航民股份、众和股份、美欣达等。
上游行业的制造企业主营靠外销,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技术研发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产能布局、规模效应等方面。
根据万代股份招股说明书,服装生产制造行业处于整个服装产业链中下游,也是我国服装产业经营者较为集中的领域,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行业特点。
成衣生产制造环节,因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生产,资本开支相对较小,但同时附加值也较少,毛利率相对较低,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对人均效率的提升和原材料的合理规划利用。
中游服装生产制造有OBM/ODM/OEM三种模式,毛利率依次降低。
中游生产制造行业产品销售方向分为外销和内销,外销加工制造约占60%,其余为内销品牌零售。
受我国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逐年提升等原因,内销的占比呈上升趋势。
下游品牌零售行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销售渠道布局、品牌开发与运作能力、产品设计研发、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纺织服装产业链越靠下游毛利率越高。品牌商和销售商利润远高于加工生产商,约在40-50%,而服装制造商的毛利率仅在15%左右。
我国服装行业CR8为9.4%,远低于日本、韩国、美国和英国,处于较低级别的分散竞争格局。
分具体产业链环节看,制造端具备研发、效率、垂直一体化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功能性品牌集中度提升潜力、以及品牌价值突出和零售管理高效的龙头企业更值得关注。
我国纺织服装制造行业目前整体增长缓慢、高度分散,但行业龙头议价能力较强,产业链配套成熟、国际竞争力领先,大浪淘沙中蕴藏着结构性投资机会。
一方面,产能过剩和成本压力对经营不善的中小型纺企造成挤压;另一方面,行业内部的整合趋势及品牌对供应商的优中选优倾向对行业龙头形成利好。
纺织服装行业简单的商业模式为需求驱动产能投资、产销带来盈利与现金、现金进一步投入来驱动增长的循环,因此核心关注指标包括产销量、单价、毛利率、应收应付款账期和资本开支等。
在我国服装产业人工、物料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的人口红利逐渐显现,国内领先服装制造商推进全球产能配置,将生产基地从国内转移至东南亚等低成本海外地区,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毛利,形成更高的进入壁垒。
近十年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供需两侧同时处于红利消退后洗牌变革环境中。机遇与挑战下,中国涌现了一批具备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部分国产品牌在经历了2012-2013的库存危机后重回快速成长轨道,应对国际品牌竞争下仍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年来从港台向内地不断演变。中国香港:制造供应-利丰;休闲时装-思捷环球;中国台湾:制造供应-福懋兴业、台南纺织、宝成工业、裕元集团;中国大陆:制造供应-申洲国际;运动鞋服-百丽国际、安踏体育。
中国纺织服装各子领域持续增长
将纺织服装成品按品类划分,比较各品类的成长性与格局,增速:运动服>童装>女装>男装,男鞋>女鞋。
未来运动服和童装行业处于高景气的赛道。头部品牌护城河持续增强,集中度提升更加显著。运动品牌凭借持续的研发和营销的资源投入构建了深厚的壁垒,同样也构建了产业链的资源壁垒。
同样,上游龙头供应商与下游龙头渠道商也倾向于与具有长期成长前景的龙头品牌合作,强强联合是产业链龙头企业保持长期竞争力的方式。
国产龙头品牌(安踏、李宁、特步、361度以及安踏收购的FILA)在经过调整后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占有率达到22.6%,其余国际品牌份额也相对稳定在7%。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整体增长缓慢,低进入门槛与附加值产业向低成本国家地区外流,行业呈现明显的结构分化,但是行业整体但国际竞争力强,能够在需求、投入、盈利上形成良性循环壁垒的企业,将持续获得超越行业的增长机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领先的成本控制能力和高附加值的产出。
2024最值钱的物流上市企业是谁?哪些物流企业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793 阅读地缘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应链:转型、挑战与新秩序
1522 阅读连续5年的“春节主力军”,德邦为何如此稳?
1422 阅读物流供应链领域“吸金”不力,但能给投融资事件颁几个奖
1406 阅读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驱动的智能仓储数字孪生革命
1147 阅读扎根供应链创新25年,一家“耐力长跑型”企业的破局启示
1054 阅读中远海运回应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中国军事企业”清单
1071 阅读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帝王蟹进村,非遗剪纸出山
1052 阅读制造业企业,不要逼物流公司降价了!
991 阅读AI改变物流业的游戏规则:从炒作到实践的深度思考
98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