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全球最小缸径双燃料低速发动机CX40DF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正式交付,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中小缸径船用低速发动机设计、制造和试验验证的技术,初步构建起船用低速机研发技术体系,动力产业自主可控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船用发动机被称为船舶的“心脏”,目前全球90%以上的远洋船舶采用的是低速发动机。在船用低速机领域,由于不掌握核心研发技术,我国只能以专利许可的方式进行生产;在船用低速机关重零部件方面,需要大量进口电控系统、燃油系统、增压器、轴瓦、活塞环等零部件。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我国船舶工业多年来在船用低速机及关重件自主研发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经过业界多家单位5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国船用低速机自主研制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5年多时间,说起来确实不短,然而,相较瓦锡兰、曼恩、罗·罗等业界大佬动辄超百年的发动机研制历史,也不过几十分之一。这既说明“站在巨人的肩上” 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缩短我国船用动力与先进水平差距最高效的途径,也表明要真正形成我国船用动力自主创新能力和体系并与“巨人”齐头并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船用低速机专利许可生产到自主设计、制造和试验验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通过专利许可生产,我国的船用低速机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达30%,与日本相当,在我国国内市场所占份额为75%左右。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是我国船舶动力企业及产业链扛住国外企业低价倾销压力、打破既有市场壁垒取得的。然而,具备专利许可生产能力与自主可控发展不是一回事。不了解设计原理、不掌握设计试验数据,就无法设计新的发动机,甚至无法提升现有发动机性能,生产只能“照猫画虎”,受制于专利授予商。正是针对这一痛点,我国经过多年努力、走过艰辛历程,建立了相关原理样机试验平台,掌握了部分缸径船用低速发动机设计、制造和试验验证全过程关键技术,填补了我国低速机研发体系方面的空白。未来,我国还将在自主创新研发设计平台建设与能力提升方面进行长期的持续攻关。
智航飞购完成天使轮融资
2380 阅读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将如何改变物流行业?
2257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1771 阅读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
1711 阅读净利润最高增长1210%、连亏7年、暴赚暴跌……物流企业最赚钱最亏钱的都有谁
1677 阅读AI红利来袭!你准备好成为第一批AI物流企业了吗?
1548 阅读SCOR模型: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的航海图
1417 阅读突发!美国邮政停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税取消,影响几何?
1383 阅读物流职场人性真相:马斯洛需求的颠覆与掌控
1374 阅读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无人配送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112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