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早上保持5点钟前起床开始跑步,不管前一晚加班到多晚,或者应酬到多醉。”—老胡形容他自己的作息。
干练的板寸,睿智的黑框,雷厉风行而充满干劲,这就是嘉岩供应链创始人老胡给我的印象,生活中他也并不完全是一个工作狂。这次访问,就是在他回家给女儿做完晚饭的间隙进行的。
胡正朝先生,生于70年代末,现任嘉岩供应链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Honeywell,FAG,宁波双林汽车等各种类型的公司,历任过工程师,供应链采购,供应链管理,董事兼总经理等岗位。2015年8月至今,任嘉岩供应链董事长兼总经理。
作为一个行业资深专业人士,老胡深具多年的行业积累和观察,并能对工业互联网的未来提出很多独到的观点和思维。
问1、 嘉岩作为从传统供应链转型为综合型的线上线下的供应链平台,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转变?
答:
嘉岩实际上从很早就开始布局线上+线下的业务,大约在09年电商兴起的时候,我们在南京成立一个分公司专门负责线上化的业务,后来在14年与上海公司合并,开始专注于工业“互联网+“。发展到现在,我们提供的是超过线上线下融合的供应链服务,我们定义为场内场外融合。什么意思呢,就是针对客户完整的采购需求,场内提供技术支持,驻厂工程师帮助客户维护设备物资。场外帮助客户整合供应链渠道,提供选型、价格、维修等一系列的服务,再结合数字化系统平台,使我们从单一的供应商,成为客户的“企业工品管家”。
造成这个布局的原因,当然是客户需求和市场环境在转变。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工业进入4.0时代,国家鼓励工业互联的发展与创新。客户也从单一的供货需求,到完整的驻场服务需求,再到数字化转型。我们必须迎合市场的变化,研究并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从产品供应、选型、技术支持、供应链整合等全面且专业的场内场外融合服务,助力客户企业管理和运维实现数字化、透明化、便捷化和成本最优化。
问2:您这么多年接触的工业企业客户的采购,是否越来越重视线上化?
答:
从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大约在2000年代,大家都在讨论的是,是否上信息化,那时候一窝蜂的上ERP,虽然中间发展有波折,但是回头来看,现在已经无人去质疑企业是否要上信息化,这已经是标准的共识。
同样的,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制造业数字化的转型,我同样认为是否要上数字化这个争论已经停止了,而是看到未来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变革。现在大家在想的是怎么样去做数字化,如何把数字化和自己的生产、自己的生产组织给融合起来。所以说,线上化只是数字化的一个组成,在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采购的融合及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
问3:造成这种变化的驱动力有哪些?
答:
从大的宏观环境来看,国内制造业从原先以海外出口为主到现在国内市场为主。一直在2013年之前,开源扩张一直是国内制造业最大的方向,所以也能在过去常年保持一个高速的增长,但是新的形势下,市场不可能无限的扩大,海外市场也不可能无限的增长,包括疫情的影响,那么每年稳定的常态的增长是现在的制造业实际的业务状态。
在这个背景下,节流就成为了企业核心的经营要素,那节流怎么办?就是要企业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变。通过数字化,企业可以对设备的运营状况进行监测,再到设备的运维体系的建设,工厂场内的智慧供应链的建设、以及MRO备品备件的集采平台的建设。
另外还因为新技术必然导致最终生产效率的提升,不上数字化,最终走不向智能化,那么企业的生产效率必然下降,最终面临淘汰。所以这是一个综合的国内国际环境因素,企业自身的业务状态以及市场竞争、新技术的各种运用,造成的变化。
问4:从品类来看,MRO是否是最优先考虑数字化采购的类目?其他的类目您认为会有什么样的转变?
答:
从我的看法来讲,因为我个人经历,之前管理过主材采购,管理过工厂运营,管理过MRO的采购整合。其实我认为MRO是不应该最优先考虑数字化的,在数字化时代,制造业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来一遍。包括从产品的设计、研发、市场、生产制造、生产组织,主材物资的供应,再到备品备件,最应该做数字化的首先应该是主材采购,其实最早做信息化的就是主材物资的采购。最早上ERP系统的企业,就是为了管理BOM物资,BOM物资走信息化满足当前的应用采购,实际上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但为什么现在MRO采购在新的数字化采购时代,反而要走在前面呢?就是因为BOM采购在过去的20年至少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从需求的产生,到BOM的展开,到零部件的需求预测,基本上能够实现信息化的流动。但是在国内,过去20年MRO的物资采购还停留在欧美国家70-80年代的水平,采购效率低下。工厂日益增长的数字化改善、降本增效的需求,与现实的MRO物资供应管理体系的落后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才需要进行最迫切的革新,工厂要做改善,先从最薄弱的环节开始。这就是短板理论,所以这块就要先拿出来改善,尤其是客户方的高管最紧迫需要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主材物资大部分都是定制化的,定制化的东西做数字化,尤其是对于互联网逻辑,复用的效率很低,但是MRO物资有更大共性的东西,至少以后有了复用性、延展性,所以才会涌现那么多做MRO的互联网平台。
问5:头部企业,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和次终端的服务型企业,他们对数字化采购的认知和接受度的区别在哪?
答:
差异还是非常非常大的,我们的视角将企业分成四个类型,从小到大来说第一类是是流通类的次终端例如门店、小贸易商等等。这类企业的需求就是多快好省,有点偏C端的消费需求,最好有一个平台价格便宜、有现货、一键采购、手机下单等等。
第二类是中小企业,产值在几个亿,有一定的生产基地,人数规模在数百人上下,他们往往有专门的人负责MRO采购,采购需求也比较多样性,但是可能专业度不够,所以他们需要价格好、交付好,这类企业可能需要一个大而全的平台,价格也要有优势。
第三类典型的是上市公司,大型的外企等等,有十几个工厂、上万人的企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化系统。这些的企业并不缺乏寻源,需要的是贴身的服务,对工厂设备的运维体系,他们对供应商的服务能力、交付能力、技术能力的要求是最紧迫的,没有之一,甚至对价格也并不是最敏感的。
最后是头部的央国企,拥有数十个以上的分支机构,全国性的采购行为,这类企业随便拿一个单品出来可能就有好几个亿的采购规模,足够能带动几个供应商全身心的服务。他们最需要的是流程正确、合规透明、价格反而不敏感、对场内的服务也不太需要。所以这类企业,其实不太需要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因为他们都有能力自建平台,并且直接对接源头厂家的供应商,共同建设数字化采购的项目。
所以这个问题延伸出来的,不同的MRO平台,应该要针对不同的类型客户提供不同属性的服务,而不可能指望一招鲜吃遍天,未来MRO平台也会逐渐形成垂直类的玩家服务小微型客户,全品类玩家服务中大型的客户,服务型真正的数字化玩家适合大型的客户。
问6:最终线上化的采购,会形成多大的市场规模?
答:这个问题,就像20年前讨论信息化要不要干,现在已经不用质疑要不要信息化,所以我的答案就是数字化没有天花板,而是所有的制造业企业要全部重新来一遍,也就是全面的需求,彻头彻底的改造。
问7:作为平台方或者说是供应商,嘉岩是如何迎接客户的转型?
答:首先,我们要定位我们的客户,到底是大型央国企、上市公司或大型外企、中小型还是微型次终端的。这是我们需要首先考虑的,所以我们有不同的产品公司,来服务不同类型的客户。比如我们帮助中小型企业来提升数字化能力,比如一整套的工厂设备运维,场内的供应链,我们帮助其进行彻头彻尾的数字化改造。其次,我们也在内部提升自己的系统能力、供应链能力、技术能力,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服务。
春节也送货?!超20家物流企业春节服务安排出炉!
1938 阅读顺丰133亿件、中通340亿件、圆通266亿件、韵达238亿件、邮政180亿件……全年快递业绩出炉!
1796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2025发展战略发布
1347 阅读AI 赋能供应链,从价值创造到未来引领
1114 阅读年营收49.6亿元的海康机器人IPO有新动静,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1096 阅读上线首日,京东快递凌晨即送达手机国补第一单!已支持全国所有上线省市!
946 阅读货车司机准驾年龄放宽至63岁,大家还继续干么?
856 阅读2025年1月13日-1月19日全国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情况
817 阅读超越最优解:数据与算力时代运筹学新范式
770 阅读2025年京东物流昆明大件宅配、京东帮资源招商
78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