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外卖配送能否有新模式?

[罗戈导读]外卖配送能否有新模式?

一、引言

在《国富论》这一经济著作中,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分工理论,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中,无论是国际贸易的进行,还是经济的发展,其基础就是不同行业的劳动分工。

他提到:以制针业为例,在制针厂里,一枚针的制造要分为18道工序,1名工人只负责一道或两道工序,假设工厂只雇佣10个工人,那么一天可以造出12磅针,每磅有4000枚,这10个工人每天就可以造48000枚针,也就是一个人一天能造4800枚针。如果每个工人需要独自完成所有工序,那么无论他们怎么努力,一天也不可能造出20枚针,甚至连1枚也造不出来。

这就是分工的作用。

二、配送模式

对于现在的外卖商家配送模式,不论美团还是饿了么,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平台专送、众包、快送、商家自配送。

商家需要去对配送模式进行筛选,选出最符合自己的配送模式进行配送。对于这几种配送模式,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因为本文的重点并不在于此。

1. 平台专送

平台会有一个专门的站点,平台专送是属于平台自建或者加盟人员承接商家有订单,骑手为全职人员,有固定的营业时间,配送范围3公里为主。

平台的配送范围和商家是固定且无条件配送。至于落实到细节,究竟是怎样划分这个范围的,不去深究,因为本次的讨论主旨不在此。

美团专送的平均时效是35分钟,最迟配送时长是43分钟。就是43分钟之内必须要送到顾客手中。

蜂鸟专送的平均时效是42分钟,最迟配送时长是50分钟,就是50分钟之内必须送到顾客手中。

2. 快送

能极大程度满足较远的消费人群,快送是介于专送、众包之间的产物,是平台为了缓解外卖订单高峰期配送压力,配送人员为兼职配送形式,商家发单后众包骑手抢单,有时会存在溢价,营业时间24小时,快送的时效平均在45-60分钟,配送范围最大5公里左右。

3. 众包

所有的用户都可以是众包,利用社会兼职人员的力量,帮助商家进行配送的形式。营业时间24小时,配送范围最大5公里左右。

4. 商家自配送

商家自配送,是商家依靠自有运力或者第三方众包运力进行产品配送的形式。

5. 总结

这些是外卖的基本的四种配送模式,当然还会出现混合配送的模式,其实这些都是浮于表面的东西,网上的资料也是鱼龙混杂,而且每个相比对都有很大的出入,我们只说这种大的框架概念,因为这些并不是本文的重点。

说了这么多,对于这四种配送模式的共性,我们要明确的就是,整个外卖的极其基本的业务流程:骑手取餐→配送商品→送达商品。

1)外卖商家的配送范围

当然,外卖商家也是有配送范围的,这个跟专送的范围如出一辙,外卖的配送范围一般是由外卖平台的业务人员为商家设定的,细节上的调整,商家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平台沟通的。

对合理的配置方法,必须能够将同一配送难度的区域划分到一起,让配送范围尽可能达到一定的曝光量,让商家有一定的新用户的接入量,才能达到外卖的合理配送范围。

配送范围落实到细节也是一件蛮复杂的事情,往往要考虑很多,道路的限制、实际的运力成本、配送难度等等。

但是我也是在某平台上见过七十多公里还可以送的情况,这个外卖的配送范围就不细展开了,我们明确有一个商家配送范围的概念就行。

2)骑手接单

在说真正的正文之前,我们需要简单的明确另一个概念,就是骑手是如何接单的。

3)专送

专送是有自己的配送范围,在这个配送范围内,是“站长派单+系统派单”的模式。

这张图片,蓝色线的范围,就是专送的配送范围,骑手在固定的区域送餐。根据地方性质的不同,可能有些地方大部分订单由系统自动分配,少部分由站长分配,有些地方则反之。

4)众包等

众包一般由骑手自己选择熟悉的区域选择配送,一般都是由自己抢单,其实抢单的模式推测应该也是由系统根据多种条件筛选下来,推送给一个合适范围内的骑手进行抢单。

5)系统分配订单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说一下,这就涉及到多种因素和多种计算方式了,都是由大数据完成,会刻画骑手、用户、商家的用户画像,比如商家的位置、楼层、出餐速度,骑手的轨迹、偏好、熟练度,用户的类型、楼层、配送难度,商圈的天气、路况、交通管制,当然还有语音交互等等。

还会进行一系列的复杂的计算,最终进行分配订单。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我没提到的东西,小弟实力是真的有限,就不胡乱说了,还好本文的重点不在这里。总之总结一下,就是整个系统牛逼!

三、关于外卖配送的思考

首先先声明,这个是我关于外卖配送的一些思考,这个想法有可能是错误的,也有可能半对半错,也有可能都是错的,我现在只能提供一些大的框架概念,并不能提供细节上的东西,要是落实到细节也可能会有很多错误,总之希望大家多多理解。

就像引言说的,分工合作的效率是可以肯定的,那就让我再次明确一下上文提到的基本概念:骑手取餐→配送商品→送达商品。

那么是否存在把整个基本流程拆解,进行解构,进行优化升级?

我的思路是,把整个流程分为多个人共同完成,那么一个骑手总共就会有三种属性,第一种属性是负责去店铺提取商品,第二种属性是负责转运商品,第三种属性是负责配送商品至用户。一个骑手可以有多种属性,也可以只有一种属性。

那么整个业务流程就是:首先由具有第一种属性的骑手去提取商品,之后由n个具有第二种属性的骑手负责转运商品,最后由第三类骑手负责去负责配送商品至用户。

继续照着这个流程走下去,转运商品就需要中转站,那么就要引入新的概念“驿站”,驿站的显性作用是转运商品的中转站,驿站的隐性作用是让地理位置相近或相同的商品合理地进入下一中转驿站或终点驿站,那么在理想条件下(商家、用户也就是配送终点均匀分布),驿站在地图的分布如下图:

红点代表驿站的位置,所以有的驿站连起来,就变成了n个正六边形,每个正六边形的中心点也可以是驿站,六边形可以接着拆分,变成n个三角形。我所想表达的是,驿站在图上是网状分布的,每个驿站都和周围的驿站是有联系的。

这个是在理想的状态下的驿站分布,实际情况肯定不是这样,用户和商家肯定不是均匀分布的,具体的分布是由具体情况而定的。

在实际情况下,商家和驿站肯定是分布不均匀的状态,所以并不是所有驿站都承载驿站的每个功能(接收商品/转运商品/配送商品/分配商品),有的驿站可能只有转运商品,有的驿站可能只有配送商品,这时候就可以对驿站进行优化,把驿站分为实体驿站和虚拟驿站,实体驿站可能承载驿站的所有功能,那么实体驿站可能就会是某个具体的店铺或者说是场所。

而虚拟驿站可能承接驿站的部分或者单个功能,那么虚拟驿站有可能类似快递柜这种虚拟的点。

到目前位置,我们已经明确了所有的概念及定义,可以完成的描述整个配送的业务流程了,如下图:

假设:我们需要A区域的商品配送到B和C区域(1、2、3、4、5、6表示驿站名称)。

首先B区域在图的西侧,可以负责接收商品的驿站有2号驿站、3号驿站、4号驿站,这时候需要系统去具体判定,2、3、4号驿站哪一个较为空闲、驿站是否有合适的空间暂时存放、驿站是否有在此附近的接收员等等一系列因素。

我们用2号驿站举例子,2号驿站接受到了商品,之后系统要做相似的判定是要把商品转运给1号驿站还是3号驿站,只不过在判定过程中接收员变成了转运人员,有可能所有商品都去了1号驿站,也有可能这时候就把B和C区域的商品区分出来,B区域的商品去1号驿站,C区域的驿站去3号驿站,经过一系列的转运,最终商品到达B区域。

这个例子比较简单,但实际过程可能更加复杂。商品的配送不再只是点对点的配送,而是变成了区域对区域的配送,骑手不再负责一个商品配送的完成流程,而是负责其中的某一环流程,骑手是有可能三种属性都具有,但是都不可能去完成同一个商品配送的全部流程。我们暂定这种模式叫做“分工模式”

所有的概念和业务流程都说完了,现在来说说这种模式的优势在哪里?

时间和效率的提升:

分工合作的时间和效率的提升是肯定的,在整个业务流程中,首先节省了外卖接收商品的等待时间,其次如果负责送达商品的骑手足够了解区域,那么他会更快的送达至用户手中。

“分工模式”同时可以极大的扩展商家的配送范围。

在很多地方,某些办公场所骑手是不能进入,只能在门口等待用户过来取餐,如果在这个地方设置一个虚拟驿站(类似快递柜),那么这不仅仅节约了骑手的时间,也节约了用户的时间。

现在的大多数小区也是不让骑手进入,因为小区根本就不能控制骑手,会有各种各样的骑手配送商品。如果送达商品的人员是固定的,那么是否可以跟小区的物业或者公安备案,让骑手将商品送达至用户手中,而不至于再让用户下来取餐。

可以标准化规范流程:

首先在一般的外卖配送模式中,外卖平台并不能合理的优化和控制骑手,只能做到让骑手尽快送达至用户手中,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外卖,人们也大多都说专送的骑手的素质会好很多之类的话。若运用“分工模式”,则每个骑手只负责某一个流程,那么平台就会更好的制定标准化的流程叫骑手去执行。我所说的标准化并不局限于此,其更多的地方可以进行标准化的约束,外卖平台也不不用再去区分专送众包。

预估订单的可能性: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预估一个商家的每天出餐的商品数量,和大概的配送终点位置,预估之后,商家可以在没用订单的时候就制作商品,先让商品在整个配送网络中流转,待有订单时,商品其实里用户已经非常近了,这时候商品匹配订单信息,就可以立马送至用户手中。对于用户而言,可能我点餐刚过十分钟,商品就送到了。

承接企业团餐的可能性:

企业团餐其实并不属于外卖的范围,因为量实在太大,往往都是企业主和商家签订协议,由商家进行配送。在“分工模式”中,已经有了整体的外卖配送网络,那么每一个在平台的商家都可以去承接企业团餐。对于企业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对于商家而言又多了一种新的赢利点。

驿站进化为店铺合集的可能性:

在整个外卖的环境下,都是由商家作为主导,饿了么和美团都只是提供了一个商家联系用户的平台,在“分工模式”下,驿站体系如果足够成熟,那么是否存在由平台开始主导,平台通过大数据计算,分析某个区域的外卖信息,由平台把商品汇聚到驿站,驿站就相当于一个商家集合,共用户去选择,用户选择完成,驿站就可以完成瞬间的配送。

四、结语

综上,这就是我的一些思考,只说了优点,并没有说缺点,缺点也有一大把,包括成本、运输、人员等等。

我在所说的都是一些大的框架,落实下去可能也会有很多错误,关于细节真的没法说,也没有数据之类的,啥都没有,所以只能泛泛而谈。

也有可能这个模式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希望大家多多包容。能够具体去思考的落实的可能也只有美团或者饿了么吧。最后感谢大家能够看到此,谢谢!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让更多声音参与改变,美团外卖“订单分配”算法公开
下一篇:Nuro完成6亿美金D轮融资,加速无人自动驾驶送货车商业化
罗戈订阅
周报、半月报、免费月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4-11-27
2024-11-27
2024-11-27
2024-11-27
2024-11-25
2024-11-22
活动/直播 更多

12.7广州;12.21上海【线下公开课】仓储精细化管理:从混乱到有序

  • 时间:2024-12-07 ~ 2024-12-08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5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10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