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LB 的塞港已经困扰业界多时。Alphaliner 最近做的一个调查发现,在塞港的大环境下, 每家船公司的经历却大相径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Alphaliner调查的时间范围:11月5号到11月19号期间从亚洲最后一个港口开出的船,一共62条船。这里的T/T (transit time) 特指从亚洲最后一个港口开出到最后靠泊LA/LB的时间。
62条船从亚洲最后一个港口到LA/LB挂港,平均用时28天,从最快的10天到最慢的70天都有。塞港对美森的影响较小,因为船只挂靠美森持有股份的SSA码头。EMC 的船平均用时17天,即便是EMC的船挂靠马士基的APMT 码头,延误也不明显。但是, 马士基自己的6条船,平均用时37天。有自己的码头不代表就没有延误。如果码头运营不好,会大大影响卸船速度。
总体来说,海洋联盟(OA)的船公司拥有最好的码头资源。每一家成员(COSCO, EMC, CMA)都有自己控制的码头,这样可以减少等待的时间。COSCO收购OOCL后,虽然被迫出售LBCT码头,但是看来他们拿到了LBCT 的泊位优先权。拥有自己码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CMA肯多花12.5亿美金把Fenix 码头重新买回来就是最好的证明。CMA的船用时比业界平均时间少6天。
需要指出的是,Alphaliner只是统计了11月5号开始两周时间内的情况,并不代表每家船公司的全貌。不过,塞港的情况在11月非常糟糕,所以透过这个统计还是可以管中窥豹。具体每家船公司的情况大家可以参考下表:
Data source:Alphaliner
Alphaliner还比较了11月19日当天等泊位的各家船公司情况。美森和EMC当天没有船在排队。CMA 只有1条船在等。美线新晋船公司CU Line从亚洲最后一个港口到靠港平均用时34天,算很不错了。另一家新船公司BAL Container Line 有9条船在等,总共等待时间超过121天。新开船公司当天一共有16条船,总共等待时间325天。
LA/LB 码头设计年处理能力是2千5百万标箱,去年实际吞吐量是1千7百万多标箱。今年码头受困于很多内外多种因素,导致码头效率大大下降,积压的柜子多,码头流通慢,实际的操作能力大打折扣。
上周四开始美国感恩节放假,码头运营的情况更新严重滞后。今天去查,LA只能看到11月23号的情况。柜子在码头的平均停留时间是11天,比之前更差。因为这几天没人干活,码头也没开,等下周一再公布数据的话,停留时间只会更长。
在San Pedro 湾等泊位的船总共有94条,其中集装箱船61条。看起来是少了,可是大家别忘了从11月16日起,后期抵达的船只能在150英里的外海等,LA码头统计的数字不包括这些船。
这是今天最新的marine traffic 图,可以看出外海已经有很多船在等了。
LB 码头的资料也只更新到11月24号,有33条船在等。
码头滞留9天以上的柜子倒是一直在减少,所以大概率11月29日的收费时间会再次延期。
LA/LB 塞港情况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改善,最好的情况就是不要恶化。由于超期堆存费这把利剑还在高高悬着,提柜的情况应该会持续好转。码头流转的加快也有助于卸船速度的提升,从而减少等泊位的时间。不过,一旦码头开始收费,后果不堪设想。
今年夏季以来,有超过10家大大小小的新晋船公司进入美线市场。目前来看,塞港是对这些新公司最大的挑战。相比已经在位的玩家,新公司没有自己的码头或泊位优先权。不过有消息显示,好几家公司表示他们将长期扎根美国市场,不是干一票就走人那样玩快闪。他们也在积极斡旋,充分利用和调动自身集团公司各种资源,努力争取相对可靠的泊位优先权。大浪淘沙,美线是对公司资金和经营能力的巨大挑战,在仍然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善变者恒强,我们不妨放眼未来,看看到明年这个时候,还有哪几家新船东在美线市场坚守?
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743 阅读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484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1248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213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142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996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906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821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740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70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