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三条主要东西贸易航线的首轮海运合同招标已经完成,费率基准平台Xeneta上反映的创纪录高价将使托运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在美国和欧洲经历了一年不断恶化的港口拥堵、漫长的延误和严重的内陆物流瓶颈之后,托运人又将面临运价高企的一年。而在明年整个上半年,承运人的船期可靠性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善的机会。
根据Xeneta周四的一份报告,跨太平洋地区的年度合同招标程序尚处于早期阶段,但投标价的平均价格为5700美元/FEU,几乎是2020年的三倍。
在亚洲-北欧航线,三个月以上的合同的平均投标价为11900美元/FEU,是2020年合同价格的五倍多,不过数据显示报价范围很大。
跨大西洋航线目前为止西行贸易中收到的平均合同投标价为5700美元/FEU,是去年的四倍。
“对于托运人来说,问题是,除了同意这些创纪录的高运价之外,还有什么真正的替代方案?”Xeneta首席分析师Peter Sand在市场更新报告中写道,“此外,考虑到这些更高的价格,托运人应该得到更好的服务,这包括集装箱应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商定价格到达所需的港口。”
然而,虽然运费上涨,但由于北欧和美国供应链拥堵延误了船舶周转时间,运输集装箱的船舶的船期可靠性大幅下降。
根据Sea-Intelligence Maritime Analysis发布的全球班轮绩效报告,10月份美西港口的船舶准班率仅为10.1%。北欧港口的大量跳港将亚洲-北欧航线的船期可靠性推至创纪录低点20.5%。
Alphaline在上周的时事通讯中指出,过去五个月,承运人削减了18条主要航线上四分之一的亚洲-北欧港口的停靠量,以缓和因持续的港口拥堵而严重中断的运营。
10月份,承运人的跨大西洋西行服务的准班率也略有下降,从9月份的34.5%降至33.2%。
长期运价跟随现货市场,现货运价在过去18个月一直处于高位。在跨太平洋地区,自11月初以来,有效期为32天或更短的平均运费有所下降,但7588美元/FEU的价格仍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12月15日,亚洲-北欧航线的即期运费为8302美元/TEU,是一年前的三倍,而跨大西洋航线的短期运费为4428美元/TEU,几乎是一年前的五倍。
Sand指出:“尽管即将到来的长期运费的绝对水平可能会令人目瞪口呆,但它们跟随现货市场的事实应该不足为奇,因为长期和短期市场是相互关联的。尽管人们可能很想以最低的价格出价,但出价的差异意味着,应该考虑对更广泛供应链的影响,没有一刀切的解决方案。”
玛氏中国|2025年度玛氏箭牌北京区域包材及原材料仓储(VMI)项目
2418 阅读15倍爆发式增长,网络货运行业跑出了一匹黑马
1049 阅读京东物流一线员工日10周年:为5年、10年老员工授勋,为15000名标杆颁奖
920 阅读闪电仓到底靠不靠谱?从仓储操作看它的真实挑战
878 阅读京东物流喀什仓正式运营:南疆多县市当天可送货上门
868 阅读16亿美元大手笔!这家物流巨头被UPS收购
796 阅读德邦快递“管家式服务”筑造工业园物流新模式
790 阅读国内首套大容量工业园区级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式开工
778 阅读国务院同意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728 阅读4月1-27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72.8万辆,同比增长24%
72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