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决策下,“脱碳”逐步成为汽车行业发展主旋律,但汽车的生产使用涉及钢铁、油气等众多产业,供应链长、辐射面宽,给减碳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必须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来实现减碳,包括设计、采购、生产、使用、回收及服务等各个环节,即汽车全产业链条和产品全生命周期降碳脱碳。
根据中汽信科测算,在交通运输业中,汽车行驶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总量的80%;就单车碳排放强度而言,汽车燃料周期(主要为汽车使用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八成以上,以商用车为例,虽然不同技术路线存在差异,但燃料周期碳排放量比重高,是商用车碳排放主要来源。可以说,加快新能源汽车对传统能源汽车的替代,是降低汽车的碳排放、实现汽车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21年全球电动车总销量为660万辆,与2020年相比,增长超过100%。其中,中国大陆销售了超过320万辆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一半左右。尽管我国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和增速全球领先,但新能源车型市场占比依然偏低,这一情况在商用车市场尤为突出,2021年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渗透率不足4%。
在新能源补贴政策边际效应减弱的情况下,新能源关键技术突破和提升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基础。我国新能源汽车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但每种路线都存在“卡脖子”难题。从商用车角度来看,仍旧存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电池安全等问题;氢燃料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国产化率低、催化剂成本高、金属和复合材料双极板技术成熟度低、电堆及系统功率与国外仍有差距,这类技术问题限制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面发展。此外,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也存在技术难点亟待攻克,不利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在实现技术突破的同时,我们也应认清不同技术路线优劣势,结合当前实际,根据产品使用场景合理选择相应技术路线。根据中汽中心测算结果,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来看,在绿电比例提升之前,纯电动技术路线在汽车使用环节碳排放因子与混动技术路线相近,但由于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碳排放较高,导致在某些场景下车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与天然气、氢燃料甚至柴油技术路线相比不再具有明显优势。
从典型轻型货车(以车货总重4.5吨货车为例)全生命周期来看,在当前电力条件下,1辆纯电动货车每行驶1km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为260g;1辆传统柴油货车每行驶1km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为440g;1辆柴油和电混合动力货车每行驶1km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为335g;纯电动轻型货车每车每公里碳排放最低。
从典型重型货车(以车货总重49吨汽车列车为例)全生命周期来看,在当前电力条件下,1辆纯电动货车每行驶1km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为1290g;在当前氢气供应条件下,1辆氢燃料电池货车每行驶1km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为1318g;1辆传统柴油货车每行驶1km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为1399g;1辆柴油和电混合动力货车每行驶1km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为1107g;1辆天然气货车每行驶1km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为1419g;混合动力重型货车每车每公里碳排放最低。
不同燃料类型的商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受车型及使用场景等因素影响较大,路线的选择也应从场景出发去考虑。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随着能源、电力清洁化的推动,更多绿电、绿氢的使用将持续降低新能源重型货车燃料周期的碳排放,新能源商用车对于减碳的作用将伴随能源变革而逐步显现。
观点三:数字化技术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为汽车产业降碳赋能
从全球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正全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体系建设,试图建立起新一轮规则。尤其是《欧洲电池与废电池法规》针对动力电池增加一系列碳足迹强制性要求:从2024年7月1日起,进入欧洲市场的工业和电动汽车电池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从2025年1月1日起,电池生产厂商必须对其产品的碳足迹性能等级进行标记;2027年1月1日前将出台最大碳足迹限值。
由于国际主要经济体对电动车的强制碳排放管理要求更加明确,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产品“走出去”将面临更大的碳排放压力与挑战,将倒逼中国企业提升碳排放和碳资产管理能力。
高质量的数据是开展碳足迹核算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我国汽车全产业链的碳排放数据体系尚不健全,信息的收集和流通均存在较大困难。上文中不同车型碳排放强度的计算,需要汽车零部件、材料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和各级产品的碳排放数据作为支撑。因此,汽车行业有必要建立较为完整的碳排放数据体系,对全产业链各级产品的碳排放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
同时,相关企业也应尽快应用碳账本信息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动态识别与分析企业内部所有碳排放源及不同时间周期内的碳排放变化,积极开展单车型综合碳排量和分场景碳排量的分析工作,支撑汽车碳足迹的核算,通过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打破正在逐渐形成的低碳贸易壁垒。
总的来说,实现汽车行业的“双碳”目标,必须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降碳脱碳。尤其要加强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与应用,在确保纯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要建立起贯穿汽车全产业链的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引导汽车企业开展碳排放信息收集与核算,从而引导社会优势资源向低碳产品倾斜,推动汽车企业开发低碳产品,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中汽信科商用车团队长期开展商用车低碳研究、商用车零碳工厂咨询认证及商用车双碳监控平台构建等工作,并依托工信部《面向碳中和目标的汽车产业实施路线图研究》课题,研究制定商用车碳中和发展目标、商用车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商用车碳中和政策支撑手段。
目前,中汽信科已经形成了面向管理端、商用车企业端、物流行业端的全链条商用车低碳服务业务,可为商用车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园区、物流企业提供包含碳核算(组织端和产品端)、碳排放智慧管理系统、碳规划、碳减排及碳抵消、ESG报告等方面的全流程碳管理咨询服务。
Tracy:绿色不是成本!
6479 阅读靠供应链暴赚、大建冷链物流,年营收77亿的奶茶品牌冲刺IPO
2939 阅读跃点物流科技获350万美元A+轮融资
2715 阅读快递停摆风波再起,又是共配惹的祸?
1849 阅读顺丰、鲜生活、京东物流、万纬物流、普冷、菜鸟…谁家冷链能在2025实现新突破?
1668 阅读京东物流发布全球织网计划2.0路线图:全面构建海外仓配“2-3日达”时效圈
1427 阅读大胆预测:2025供应链趋势抢先看
1260 阅读像吃大象一样优化物流成本:企业降本增效的系统方法
1248 阅读物流新央企成立!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
1090 阅读动态供应链:复杂性与精细化之间永恒博弈
90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