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扩容升级在即,几大重点排放行业都将会逐步纳入到全国碳市场,全国碳市场的交易规模究竟有多大呢?我们来揭秘这个真相。
对于碳交易现货市场而言,决定交易规模的有三大因素,即配额总量、换手率和碳价。
全国碳市场目前仅纳入了发电行业,2019-2020的第一个履约季年度配额基准相对宽松,配额总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随着配额收紧,预计到2025年,发电行业配额总量约40亿吨。剩余的七大重点排放行业中,扣除相对特殊的航空业(有可能纳入全球航空减排体系),对剩余将要纳入的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石化、造纸等六大行业进行排放量估测。由于全国碳市场的核算规则以行业补充数据表的核算方法,因此默认跨行业的企业将进行重复计算,比如带自备电厂的电解铝企业,将分别按照发电和电解铝的核算规则分别对发电单元和生产单元进行核算,配额同样也会两次分配。在此前提下,对各行业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
2022年我国钢铁产量10.3亿吨,其中90%为长流程炼钢。未来几年我国钢铁年产量将会维持在10亿吨这个数量级。预计年排放量18-20亿吨。
建材行业碳排放量中绝大多数来自水泥熟料生产。2022年全国水泥产量21.3亿吨,熟料产量约18.2亿吨。在维持此产能的前提下,全国碳市场水泥行业年排放量约13-15亿吨,建材行业总排放量约18-20亿吨,与钢铁行业基本持平。
与水泥行业类似,有色行业中绝大多数排放来自电解铝。2022年我国电解铝产量4021万吨,估计年排放量约4.5-5亿吨,整个有色行业排放约6亿吨。
2022年我国纸浆产量8671万吨,纸和纸板产量12415万吨,估计总排放量约3亿吨。此外,化工、石化行业由于工艺相对复杂,估测难度较大,预计两个行业年排放量约15亿吨左右。
六大行业年总排放量约60-65亿吨。以配额量略小于排放量估测,配额约60亿吨左右。加上发电行业40亿吨的配额,全国碳市场未来的配额总量约100亿吨。这个数字已经接近我国全国的年排放量总和,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跨行业的重复计算造成的,尤其是发电和用电环节。
碳市场现货市场是履约功能为主的市场,而并非完全意义的投资市场,因此交易方以履约交易为主。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季的换手率大约2%,主要原因有:发电企业的配额发放宽松,有履约交易需求的企业占比仅30%;没有投资机构,交易对手盘全部在发电企业之间。随着配额的收紧以及投资机构的进入,未来全国碳市场的换手率有望提升至3-5%。
全国碳市场开市至今总平均成交价接近50元/吨,近半年的成交价基本维持在55-60元/吨的区间。参考北京、上海、广东等试点碳市场的碳价,预计未来几年内,全国碳市场的碳价会维持在50-100元的区间。
综合配额总量、换手率、碳价等因素,未来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约100亿吨,换手率不超过5%,碳价不超过100元。在不考虑期货市场的前提下,全国碳市场总体规模约为年交易量5亿吨,交易额500亿人民币。
美国加收海运船50万—150万美元特别费用,海运成本要暴涨多少?
1390 阅读价格战致现金流枯竭?新能源行业反内卷打响
1240 阅读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获聘成为中物联碳排放管理师职业能力等级认证项目专家
1095 阅读菜鸟推出适用于欧洲快递的自动分拣机,助力快递公司提效30%
1024 阅读京东服务+/大件安装全品类招商陕西省招商
980 阅读最快六小时送达!德邦快递刷新服装批发市场履约标准
876 阅读中国电商巨头京东国家馆与物流服务在柬埔寨上线
858 阅读中国邮政与吉利控股集团战略合作
799 阅读物流企业正在被这3类客户榨干利润
817 阅读抖音集团:在深成立 20 亿供应链公司
81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