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广州禁止外卖的消息进行了辟谣,声称是有媒体恶意曲解了广州电动车限行新规,但与此同时,另一话题又在大众心里设下问号——为何这次是市场监督管理局来管控电动车?实际上,外卖的“好兄弟”快递业也多次面临同样困境。
邮政管理局、城管、交通局、监管局等多方管理增加了末端派送的压力,此次陕西汉中的快递事件就将地方政策与实际现象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屡次遭受一刀切的快递企业也终于被逼急了。
01
快递到底要听谁的?
到底受谁监管一直都是快递业的痛点,这边刚通过邮政管理局的审核,那边又要面临市场监管的督导,随便一道政策下来,对快递末端来说都是一次大刀阔斧。
因此,由谁定责追责对整个快递行业管理来说都尤为重要。
汉中快递事件将这则由快递三轮车交通管制引起的末端派送与城市交通管制之间的矛盾再次进入大众视线。要知道,在末端配送中电三轮就是快递员的腿,但它们的身份却因合法性等问题,屡屡成为各个监管部门严格管控的对象。
当然,汉中快递事件最后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但由此展现的监管“一刀切”现象也引起了人们反思。一直以来,快递都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其进行正规管控也是各地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如此次汉中市就是因为交通部对电三轮管控太过严格而导致,本应是双方互利的事情,却给快递业造成不小的动荡,归根揭底还是在于政府管理与实际的脱离。
02
交通载体更新换代
政策能否保证延续性?
实际上,各地关于快递电三轮管控就没停止过,仅以北京来说,就经历了好多次。
2016年,北京市要求对快递电三轮车进行“三统一”——统一标识、统一编码、统一投保,之后又升级到了“五统一”及“八统一”等。现下,北京市公安局、交通委、邮政管理局等七部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行业使用电动三轮车通行管理的公告》,要求在2024年1月1日对电三轮进行全面管控,实现车有牌,人有证。
北京这次的七部门联合管理通告下来之后,也为快递业执行方面打了一针强心剂。其实,网点和快递员真正害怕不是对电三轮的管控,而是担心政策是否具有延续性、稳定性。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作为快递载体的电三轮随时面临着被新事物替代的局面,如已经有不少快递公司开始投入无人车的使用,快递专用新能源汽车、电动车等也一直在筹备当中,政策调整如何应对快递新载体的变革,也是未来快递业需要面临的难题。
03
快递路权,路在何方?
尽管说,快递行业屡次面临着“无路可走”的局面,但这并非一场完全无法调和的矛盾。从北京的这次管控的成效上来看,要想真正放开路权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首先是政府层面要加强宣传督导,监管上也要做到合法合情。在政策上做到多部门统一,将宣传下放到基层,避免一刀切现象,从思想上赢得社会信任;
其次快递企业要担当起社会责任,适当分担末端成本压力,与此同时也要做好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等;
最后末端本身也要积极配合,对下达的政策要求及时履行,遵守交通规则,做好新时代行业形象。
快递发展的路上充满坎坷,但完善的脚步从未停止。
京东物流辽宁省京东帮服资源招商
1393 阅读年营收2万亿、净利润下滑至90亿,大宗供应链五巨头业绩出炉!
1023 阅读两大物流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意欲何为?
956 阅读行业首创!52名卡友数字人集体亮相
912 阅读深圳首发!顺丰同城与肯德基推出无人车智能配送服务
769 阅读AI赋能车轮上的声音 路歌第十一届“5·2卡友节”圆满举办
707 阅读破局与重生:传统国际货代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战略突围
761 阅读运满满江浙沪上线“即时单”业务,打造极速货运新体验
727 阅读物流企业销售激励背后的秘密
644 阅读关税大战遇上全球供应链:苹果公司深度研究与战略推演
62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