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计划员的一项工作职责是确保下给供应商的订单可以按时、足量地交付。按时就是我们常说的On Time Delivery,按照要求到货的日期时间,不早不晚地送达。足量就是In Full Quantity,按照订单上的数量,不多不少地交付。
供应商能否做到按时足量交货,这个指标既考验着采购员的管理水平,也考验着供应商的交付能力。
正如优秀的供应商都是一样的,糟糕的供应商各有各的poor performance,想要所有的供应商都能完美地履行交付,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无论是在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在发展中的低成本国家,都存在着供应商不能按时足量交付的问题。
如果指望着供应商能够自动认错、积极上进、努力整改,这可能又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不能按时足量交付,可能会给客户企业带来一个重大的影响,那就是有缺料停产的风险。
由于缺少足够的原材料,企业就不能按照计划生产,也不能按照计划交付客户订单。
因此,采购员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就是确保采购订单交付。我们经常会听到采购员关于催料的各种惨烈故事,这是一种非常无奈、而且很被动的举措。
战术上的勤奋,难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作为采购方,只有主动出击,通过建立起三道防线,就可确保采购订单及时准确到货,抵御、缓解,并消除供应链中的缺料风险。
让我们以企业生产线为核心阵地,以时间的由远及近设定纵深防御的三道防线,层层布防,逐级消除供应中断的风险。
当采购订单发送给供应商后,采购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获得供应商的书面交付许诺。请注意,这里一定要有书面形式的回复许诺,包括交货期和数量的双重承诺。
供应商需要同时满足交货期和数量,这是一个“AND”的关系,而不是“OR”的关系,两个要素都需要确认,如果只满足了一个条件,还不是一个完美的交付承诺。
我们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是,供应商出货数量可以全部交,但是要晚于交货期,或者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出货,但数量又无法全部满足,这些都是经常发生的现象。
采购员所能做的是记录好供应商的许诺,为什么强调要有书面承诺?因为供应商所说的一切,都可能在将来成为呈堂证供。
得到了书面确认后,采购员需要把更新后的许诺到货日期和数量在ERP系统里更新,这样在下次运行MRP的时候,系统就可以根据更新的信息,制定出正确采购计划,同时用来判断后续是否有缺料的可能。
当时间和数量两个维度同时存在,供应计划的复杂性就会加剧。为了降低复杂性,我们可以只关注其中一个维度。
我个人建议是锁定时间,比如采购频率是每周一次,每周定期给供应商下订单,得到许诺,更新信息,如此重复操作。
如果供应商回复说订单不能足量交付,采购员是否就可以轻易放他过门?
偶尔发生一次可以,采购方有一些安全库存可以缓冲,但是长期的话肯定不行。
在不能足量交付的现象背后,供应商也许有深层次的交付问题,比如产能不足、良品率低、生产计划紊乱、工人不足、老板带着小姨子跑路等等。
采购员要深入了解具体的原因,评估供应商的交付能力,收集相应的交付数据,这些信息都是作为评估供应商综合表现的有力证据,足以影响采购Sourcing未来给供应商定点新项目时的决策。
由于此时采购员刚下订单,距离交货的时间是最长的,一旦供应商有交付困难,采购方就拥有了充足的时间做出反应。
通过深度了解供应商交付问题,采购员可以及时采取补救行动,把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留给自己最多的反应时间。
一转眼,已到了供应商出货的日期。按照约定,物流公司上门来提货。在这个时间节点,就是第二道防线的位置。
由于时间的不确定性已被排除,采购员只需要关注出货的数量。如果一切都和之前许诺的情况相符,那就万事大吉。
如果出现了大于或是小于出货数量的情况怎么办?先来看大于的,也就是供应商想要多发一些货物,原则上来讲采购员是不能接受的,除非是之前已经沟通过,并同意供应商多出货。
接下来看出货数量小于许诺量的情况,也就是供应商不能足量出货。
当采购员询问原因的时候,供应商就会用了五花八门的借口来解释情况,比如仓库盘点数据错误、设备故障、模具坏了、工人请假回老家收割庄稼等等。
采购员听了很多动人的故事,感慨之余依然不能忘记追查欠交的问题根源和补救措施。
因为在此时,随着交货抵达工厂的日期将近,缺货的风险已经越来越大,而留给采购员调整计划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在这个阶段,采购员通过大力push供应商,还是有希望把缺口给堵上的。
由于战火已经逼近了阵地,采购员应该使用更加强硬的措施,给供应商施加压力,拎起电话直接找到对方销售经理、总监、甚至是总经理,用急切的、焦虑的、歇斯底里的口气,宣泄出一个基层采购员对缺料的绝望。
怒你不争(你为什么不好好交货),哀我不幸(我真倒霉,摊上了这样一个供应商)。
最后采购员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把实际出货数据在ERP里更新。这次的数据是真实出货数量,不是许诺。
为了确保供应的效率,这里有两个小贴士。首先,尽量使用靠谱的物流公司,上门提货的时间窗口和运输到采购方仓库的时效性都有了保证。如果有条件,由采购方安排上门提货,这样物流运输操作过程更有保障。
其次,使用电子化的Advanced Shipping Notice(ASN),随着供应商出货完成,在系统中自动传输这票货物的所有信息和预计到货时间,一方面可以加快信息流速度,另一方面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当供应商送货卡车抵达客户指定仓库的时候,仓库收货员即将展开收货作业,在这里就是采购方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此之前,没有人能够保证这票货物与送货单上的数量是百分百match的。在供应商处装货时可能会有意外,多装或是少装点货,这些失误在所难免。
在运输途中也有可能发生丢失、被盗、破损、受潮等情况,所以说仓库收货才是采购订单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道关卡的守护者是一群默默无闻的仓库工人,拿着卖白菜的钱,替公司把住了最后的关口。
一旦货物入了库,信息上传到系统,供应商拿着送货回执就可以开票收钱了。
入库货物需要清点,如果发现了实物和单据不匹配的情况,仓库工人就需要在第一时间里通知采购员。
如果到货大于送货单数量,在获得采购员的授权批准下,仓库按照实际到货数量收货,录入系统,采购员更新订单数量,以便完成收货工作。
如果到货小于送货单数量,采购员就要立即核对现有库存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缺料,以及生产中断的风险。
一旦发现这次的交货短缺,可能给后续生产计划和客户订单履行造成影响,采购员就要用最严厉的态度,来命令供应商立即补交欠缺数量,这是对于供应中断做出的快速反应。
在这个时候,采购员关注的重点是保障生产平稳进行,等警报解除以后,就要和供应商来秋后算账了。
我们要明白一点,“算账”不是为了报复供应商,而是要找到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彻底根除以后,才能确保供应商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由于发生问题的时间点,距离物料上线已经非常接近了,几乎没有留给采购员任何的反应余地。
就像是战火已经燃烧到了我方阵地,采购员必须使用最严厉的措施对待供应商,要求对方提供8D整改报告、开出罚款单,甚至是索赔生产线停产损失。
一般情况下,让供应商认错容易,想要从他们身上拔毛难,但是采购员至少要让对方明白,事情很严重,采购很生气。
事后补救的措施也是必须的,引起供应商重视以后,下次再出错的概率就会减少。
下单后供应商许诺、出货时的数量差异、仓库收货数量差异,这是采购需要从战略上布置好三道防线。
使用主动出击的方法,尽早地展开行动,预防缺料风险,让采购订单管理更加高效,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帮助企业避免潜在的损失。
Tracy:绿色不是成本!
5751 阅读极智嘉冲刺港交所,为全球最大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附招股书下载)
2369 阅读跃点物流科技获350万美元A+轮融资
1819 阅读2025年物流企业要怎么留住战略大客户?
1284 阅读赢在供应链:外包战略的系统性思考
1254 阅读快递停摆风波再起,又是共配惹的祸?
1177 阅读专线们开始自救求生
1143 阅读京东物流发布全球织网计划2.0路线图:全面构建海外仓配“2-3日达”时效圈
1084 阅读九个月营收40亿、近四成靠海外仓,这家跨境电商企业在美国囤地5000亩
1021 阅读像吃大象一样优化物流成本:企业降本增效的系统方法
102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