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顺丰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营收达到1344亿元,利润为48亿元,实现了规模效益的双增长。顺丰不仅连续15年在国家邮政局的快递服务满意度排名中位列第一,其新业务也在多个物流细分领域保持中国领先地位。
事实上,作为行业龙头,顺丰在ESG方面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今年5月,顺丰连续三年获得《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的认可,成为唯一一家上榜的快递物流公司。同时,在全球权威的ESG评级机构CDP的评级中,顺丰再次获得了B级评定,处于全球物流行业的顶尖水平。
为什么顺丰能在ESG领域保持领先?接下来,我们就聊聊其核心ESG能力的形成过程,以及哪些做法值得行业内关注和研究。
聊ESG之前,首先和大家简单聊聊什么是ESG?
ESG 分为 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 Governance(治理)三个部分。E关注公司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污染和节约能源;S关注公司如何对待员工、顾客和社区,如工作条件和产品安全;G关注公司的管理制度,如领导层的诚实和决策过程的透明度。顾名思义,ESG是评价一个公司在环保、社会责任和公司管理方面做得怎么样,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负责任的国际标准。
通过观察顺丰在ESG方面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中国在ESG方面表现最好的物流公司之一,甚至达到了全球物流行业的领先水平。这背后的原因在于顺丰长期的重视、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以及不断给自己下“狠活”。
在环境维度(E)下,重点考察的是企业“碳减排”能力。顺丰的减碳思路,大致可以归纳总结为三个关键方向。
第一个是“看得清、算得准”,科技自驱绿色数字化技术创新。顺丰自研了行业首个全链路物流碳足迹管理系统——“丰和可持续发展平台”,实现了海量运单碳数据的精细化、自动化计算。
第二个是“管得好”,加速向绿色低碳运营转型。顺丰将绿色低碳理念及物流科技创新广泛应用于运输、仓储、包装等环节。通过扩大绿色运输车队规模、建设绿色产业园、研发绿色包装、升级绿色科技等措施,促进其一体化绿色供应链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个是“建生态”,打造细分行业一体化绿色供应链服务能力。在全面的供应链碳足迹管理基础上,顺丰围绕端到端的物流生态,横向覆盖多元化的供应链业务领域,纵向打造绿色产品,满足不同细分行业在全供应链场景下的需求。顺丰为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绿色供应链服务,帮助客户加速绿色转型,降低环保成本和气候风险。例如,“丰和可持续发展平台”下的运单级碳计算模型,已为40多家全球知名客户提供供应链碳数据监控服务。
在社会责任(S)方面,2023年,顺丰助力农产品产销网络覆盖全国2,700多个县区级城市,运送特色农产品458万吨,村级驿站合作点超10万个,逐步形成一张完备的乡村快递网络,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物流新动能。面对各类突发自然灾害,顺丰第一时间调动飞机、车辆等应急资源,积极援助云南保山地震、河北京津冀汛情、甘肃积石山地震等救灾行动。
员工关爱方面,顺丰从“保障基础福利、提升关怀温度、助力长期发展”三大方面为员工提供福利关怀,包括支持员工外派培训、为超2万名小哥提供学历技能提升补贴、为员工子女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福利、帮扶困难员工及家庭等具体措施。
据悉,2020年顺丰在行业内首次推出“员工可持续发展保障计划”,是响应落实国家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政策的实在举措之一。该计划预计覆盖超过20万名一二线快递小哥及其家人,投入约5亿元,为他们技能学历提升、转岗转型培训和家属福利等提供支持帮助。
在公司治理方面,顺丰也做出了全面的努力。顺丰构建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廉洁管理体系,2023年廉洁专题培训员工覆盖率达100%。此外,顺丰还通过了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ISO 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并主导和参与了5项数据安全相关的国标、行标制定工作。
如果仅是在理念层面上刚开始实践,这样的企业可能只是合格而已。但仔细观察顺丰的各项实践和成效,我们可以发现,其秉持的长期主义和技术创新,才是使顺丰在ESG方面走到全球物流行业领先水平的关键。
以“碳减排”为例,顺丰不仅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还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减排算法和应用,以支持整个物流供应链全环节下的减碳目标。
首先面对物流企业碳盘查数据量大、分散且收集困难、以及自建成本高昂等挑战,顺丰率先打造了行业首个全流程碳足迹管理系统——“丰和”,该系统整合了集团内所有碳排放与减排数据,覆盖包装、运输等60余个场景和120余项指标,能够精确计算每票快件在各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减排量,为客户提供了透明的碳排放数据,并识别出减少碳足迹的关键方法。
换句话说,从电动车到大卡车,每件货品从仓储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个环节的碳排放都被记录,既为供应链企业提供了数字化的碳排放支持,又能让消费者了解每单运输的碳足迹。这种透明度不仅增强了企业的责任感,还提升了消费者对可持续物流选择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顺丰进一步拓宽其减碳实践的范围,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如施行包装减量化、研发可循环包装容器、打造快递胶袋回收再生闭环模式等,全面推进减碳实践。
在常规的减碳行动之外,顺丰更是将注意力扩展到了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往往被忽视的领域,真正从生态角度去思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据悉,自2022年起,顺丰公益基金会在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开展了两期顺丰森林碳中和项目。第一期项目总投入2000万元,种植了4500亩共514,530棵树,成活率达到90%;第二期项目总投入1000万元,预计种植2300亩共253,000棵树。未来,这些树木预计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15万吨。此外,顺丰今年还启动了四川色达年龙自然保护区白唇鹿公益保护项目,探索守护生物多样性的新模式。
随着这些举措的实施,顺丰的低碳化不断深入。2023年,顺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达1,945,917tCO2e,单票快件碳排放量下降11%,光伏发电总量增加了86%,通过绿色运输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提升了23%。
此外,顺丰还把绿色价值延伸至整个产业链。基于标准化的碳管理体系和精细化的碳计算能力,叠加领先的物流行业经验,顺丰为新能源、高科技、服装鞋帽、消费品、奢侈品等行业的大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绿色低碳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服务,赋能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行业向零碳未来迈进。
“减碳”不仅仅是当下的口号,而是企业在未来数十年内持续聚焦和发展的明确路径及目标。早在202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顺丰就发布了业内首份包含量化目标与清晰路径的《顺丰控股碳目标白皮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碳减排战略规划。
顺丰承诺到2030年,碳效率相比2021年提升55%,单票快件碳足迹降低70%。为此,顺丰加入了国际减碳合作组织,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2023年,顺丰宣布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价值链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从碳排放的来源来看,范围一是直接碳排放,如自营车辆运营产生的排放;范围二是间接碳排放,如企业用电导致的排放;而范围三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涵盖了上下游供应链的碳排放。
根据顺丰公开的减碳行动路线图,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范围一到三的减碳目标:
新能源物流车:逐步增加新能源物流车的应用。
清洁能源使用:推广清洁能源的类型和技术,大规模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绿色包装:持续加大可持续包装材料研发的投入,力求在绿色包装技术、模式及应用创新上取得突破。
科技创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低碳智慧运营。
林业碳汇与碳交易:通过植树造林和碳交易等方式抵消碳排放。
例如,顺丰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所有光伏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到2030年,实现航空基地场内车辆装备电动化率100%;并在同年将所有标准胶袋替换为再生胶袋。此外,顺丰将持续构建碳排放管理平台,推进多式联运、优化航线、采用绿色包装、实施智慧化管理,并提供“All Green”绿色供应链解决方案。
以上这些都不难看出顺丰在碳中和方面所下的战略决心。而透过这些举措目标,可以看出顺丰正在构建一个以“碳生态共赢”为核心的合作新主张。
如今,国家“双碳”战略的相关政策已逐步细化,勾勒出具体的实施路径。随着国家政策的收紧以及国际规则如欧盟碳关税的挑战,各行业企业纷纷转向绿色发展模式。作为碳排放重点领域的物流行业,自然成为减碳行动的前沿阵地。
作为业内首家发起“零碳未来”计划的物流企业,除了自身层面的碳中和方面外,还需承担起整个产业链的减碳压力,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绿色标准。
前面我们所看到的顺丰绿色战略举措,本质上是将绿色价值延伸至整个细分产业链,通过物流环节链接、打通、管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碳排放范围三环节,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行业碳管理标准及标杆,加速各个行业的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共建行业生态下的“零碳未来”。
从长远看,领先的碳管理能力不仅能推动整个产业链以较低成本实现更高的碳减排目标,还能促进参与企业的绿色能力共同成长。随着顺丰一体化绿色供应链能力的不断加强,覆盖绿色科技、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等完整物流场景和环节的绿色核心竞争力将持续建设,未来打造的绿色低碳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将充满想象空间。
【社招管理岗】最新宝洁全职管理岗位合集
6163 阅读苹果社招运营与供应链类岗位
4143 阅读华住集团2025届秋季校园招聘供应链管理等岗位
4075 阅读白象食品2025全球校园招聘供应链类等岗位,截至25年6月1日
3728 阅读顺丰社招运作主管;KA客户经理;SME客户经理;供应链财务岗;网点主管等
3614 阅读菜鸟社招供应链BD;供应链KA项目专家;业务拓展(海外仓)等
3545 阅读美团社招短驳运输主管;蔬果招商采购专家;前置仓运营;调度主管;运力策略运营专家等
3261 阅读淘天物流部社招履约产品、产品经理、商业数据分析
3196 阅读石头科技25届校园招聘供应链类岗位
3193 阅读零跑汽车2025届校园招聘供应链类等岗位
296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