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异常问题,即实际结果偏离了正常,比如货物发错了,或是原料收错了。出错是难免的,是人就会犯错误,但是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遇到了异常情况怎么办?如何在将来避免?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好用的模型来解决问题。
让我们先看一个案例。某次我在上海乘坐高铁出差。列车驶出,在下一站苏州停车,新上车的一位女乘客来到了我的座位边,说我坐了她的位置。
我心想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在落座前确认过,我肯定没有搞错车厢和座位号。我拿出车票给女士看,她感到很困惑,因为她的车票上显示相同的车次、车厢和座位号,于是就找来了列车员核实情况。
列车员用设备读取了我的身份证,确认我的信息正确,然后他又扫描了女士的身份证,发现她购买的车票是第二天的车次,原来她买错了车票,真相大白。
我是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女士买的是明天的车票,刚才她应该无法通过检票机的,就问她道:“你买错了车票,那么是怎么进站的呢?”女士解释道,“我当时正在打电话,所以没有扫描APP中的车票二维码,我跟着其他的乘客进了站。”
我思考了一下,她应该没有说谎。如果女士存心想要“蹭车”,她就不会主动来找座位。至于她是如何买错票的,我就不必追问了,不让她难堪。
这是一个简单的错误,我们可以用模型来反映现实,从女士的视角还原事件发生的经过。
发现问题:女士在乘车时发现我坐了她的位置。
问题根源:女士错买了第二天的车票。
然后我们要从正反两个方向分别思考,
为什么会发生:可能是女士在买票时选错了乘车的日期。
为什么没有发现:这是指为什么没能提前发现问题,因为她在进站时没有扫描车票二维码,而是跟着其他人“混”进了车站,所以没有发现。
能否还原问题:女士的解释可以还原问题的根源,我们可以认定根本原因就是买错了车票。至此,该问题可以被关闭。
可能您觉得上面的案例过于简单,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略微复杂的案例,依然是使用上述的模型。
案例是关于一家工厂在给国外的客户发货时,仓库漏装了2个托盘,也就是少发货的事故。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事情发生的经过。
张三是A工厂的销售,有一次收到了仓库人员的反馈,说是昨天在给一家国外客户发货的时候,20尺集装箱里漏装了2个托盘的货物,现在卡车已经进入港区了,问他该怎么处理?
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张三感到非常气愤和无奈。他查看了后续的出货安排,只能把漏装的2个托盘推迟到下一次的发货计划中,修改了出口报关的资料,然后通知了客户。
为了防止此类的低级错误再次发生,张三使用了模型来调查问题,并试图找出解决方法。
1)发现问题
张三找到仓库负责发货的人员,询问事情的经过。原来A工厂的仓库发货区域的面积很小,只有300平方米。这两年工厂订单增长很快,经常出现几个客户在同一天装货的情况。
原本仓库会把同一个客户的货物放置在一起,但是多个客户都要出货时,仓库的发货区不够用了,就出现了货物混放的现象。当天,仓库把2托货物放在了其他客户产品的后面,被挡住了视线,导致在装车的时候遗忘了那2托。
直到其他客户的货物都装完了以后,发现场地上还有2个托盘,仓库才意识到遗漏了装车,然后向张三报告情况。
2)问题根源
问题根源似乎很简单,为什么会漏掉了2个托盘?因为仓库在发货的时候粗心大意,忘记了角落里存放的托盘,所以少发了货物。
如果是更加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5Why分析法,找出问题的根源。
3)为什么会发生?
仓库管理员表示,事发当天有多个客户都在发货,由于发货区面积很小,他只能“见缝插针”地把货物放在待发货的区域里,出现了混放的情况。由于那2托货物被其他货物挡住了,导致他在装车的时候没注意,就遗漏掉了。
4)为什么没有发现?
听完管理员的解释,张三感觉哭笑不得,于是反问道:“我给了你们发货的清单,你在装车的过程中和结束时没有清点数量吗?”仓管被问得哑口无言,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A工厂的托盘是标准尺寸,在一个20尺集装箱内可以装载20个托盘,纵深可放5排,每排可以放置4个托盘。这次发货的托盘数量正好是20个,可以装满整个柜子。
只要仓库在装车的过程中,确保每一排都是放了4个托盘,在结束时清点一下最后一排的托盘数,就能轻易地统计出装车的托盘数量。
可是,仓库竟然没有发现漏装的问题,这足以说明工作粗心大意,缺乏责任心。
5)能否还原问题?
从前面的描述来看,基本能还原事件发生的全部经过和根本原因。仓库面积狭小是导致漏发货的部分的客观因素,主要问题在于仓库人员没有清点装车托盘数量。
6)改正行动
张三给仓库制定了改正行动方案。首先,在发货的当天才能把出货的产品放置在发货区,不要提前堆放在该区域,避免发货区出现混放的情况。
其次是在装车过程中,仓库必须根据发货单清点托盘数量,核对无误后才能结束。
7)定期回顾
虽然张三反复强调,但是他不能确信仓库不会再犯同样的问题,所以要定期检查仓库的发货过程和记录,确保他们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
8)是否有同样问题重复发生?
如果将来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说明张三制定的行动方案失效,或是仓库没有进行整改。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张三需要重新回顾改正行动,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
9)关闭问题
如果仓库从此没有出现漏发、错发的现象,说明张三的改正行动奏效了,可以正式地关闭问题。
对比第一个案例,张三使用的模型更加完善。为了找出根本原因,他可以使用5Why分析法。在还原了问题以后,他需要彻底根除问题,所以制定了行动方案,并且会跟踪改进措施的成果,最后才能关闭问题。整个流程更加完整,形成了解决问题的闭环。
2024年物流十大事件
3082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上海欧力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2894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
2079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科捷供应链有限公司
1971 阅读运费内卷、成本走高、份额蚕食,专线老板如何破卷突围?
1660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60 阅读顺丰、德邦发布春节服务公告:将加收资源调节费
1410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京东物流
1265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164 阅读2024 LOG供应链物流 最佳服务奖候选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
111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