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关税战“砸烂”供应链!小额包裹关税高至150美金、苹果包机抢运、美国民众囤货……

[罗戈导读]2025年,特朗普政府掀起全球关税风暴,中美互征高额关税,全球供应链面临混乱与断裂,企业成本激增,消费物价上涨,中国提出反制措施及多元化应对策略。

2025年,特朗普政府以“复兴美国制造业”为名,掀起新一轮全球关税风暴。从钢铁、铝材到汽车、电子产品,从中国、欧盟到墨西哥、加拿大……尤其针对中国,美国宣布将额外加征34%的关税,叠加此前的20%关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高达54%!而自中国推出反制措施后,白宫于4月8日再次表示,美国已正式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50%的关税,累积高达104%的税率将于4月9日立即生效。

与此同时,根据4月2日白宫公告,将自5月2日起,取消800美元以下中国包裹的免税政策(每件征收30%或25美元关税),6月1日起,小额包裹关税涨至50美元/件。而最新发布的公告则将30%的税率提高到了90%,每件小额包裹的关税从25美元提高到75美元,6月1日后提高到150美元。

今日,我国再次提出反制措施。据中国财政部网站消息,2025年4月8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由34%提高至84%。4月9日,中国多部委迅速回应,宣布加码反制措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公告,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34%提高至84%。

美国发起的这场贸易战、关税战,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强,远超2018年。可以说,以“对等关税”为武器,美国正将全球供应链推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全球供应链的混乱与断裂

供应链休克与“中国+1”策略失效  

美国征税对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前,许多跨国企业采取了“中国+1”供应链策略,即在保留中国作为主要生产基地的同时,将部分生产环节分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以降低风险。2024年,中国2024年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1438亿美元,增长10.5%,其中,越南和墨西哥等国成为了潜在中国产业链外迁的承接国,是全球产业转移的主要受益者。

然而,随着美国全球对等关税政策的实施,这一策略已难以维持,可谓是对中国转口贸易的围剿。同时,苹果、特斯拉等企业原本依赖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如今可能也不得不重新评估和调整其全球布局,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压力。

企业成本上涨 出货量预计暴跌

企业为规避关税风险,不得不重新调整供应链,增加了管理复杂度和生产成本。例如部分贸易商为避关税开启抢运推高了中美航线的运价。据相关报道,近几日,跨太平洋航线上的货船纷纷加速航行,争分夺秒地赶往中美两国港口。部分货船抵达中国海域后,甚至申请优先靠泊,以确保在4月8日最后装货期限前完成作业。

其中,为应对美国自2025年4月5日起实施的关税政策,抢在关税生效前锁定旧税率,确保秋季发布会前产品不涨价,苹果公司在三天内紧急调动五架货机,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iPhone、iPad等产品从中国和印度运往美国本土仓库。要知道,空运成本是海运成本的3-5倍。

与此同时,据相关消息,受关税的冲击,目前中国运往美国的货量目前约有35~40%已暂停出货,从越南运往美国的货物也有超30%的货物已经暂停出运。比如华南地区的家具和日用品客户已宣布暂停订舱。有观点指出,尽管中国输美电商货九成通过海运,但新规对空运业务的影响将远超海运,空运成本更高,对关税变化更为敏感,预计相关业务将大幅萎缩。

其中,受800美元以下小额商品的关税豁免影响,跨境电商企业面临物流和关税成本激增和出货量暴跌的双重压力。随着白宫最新公告,如将30%的税率提高到了90%,每件小额包裹的关税从25美元提高到75美元,6月1日后提高到150美元,相当于宣告“中国跨境电商直邮美国”时代终结。

消费者物价上涨  

其中,供应链的混乱直接影响的还是消费者的物价,特别是美国人日常购买的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瑞银分析师认为,美国零售商或无法完全承担所增长的成本,可能需要将价格提高10%至12%来应对美国加征的关税。随着相关消息在美国社交媒体上传开,多个亚裔社区出现抢购现象。

目前,亚马逊美国站产品已开始涨价,据一位消费者透露。其亚马逊购物车中多件商品价格已发生变动,比如浴室排风扇价格从76.49美元升至85.49美元,油漆胶带价格则从5.09美元大幅跃升至5.99美元。

来源:小红书  

供应链混乱背后的自救

毫无疑问,美国关税政策和贸易战将对中国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高科技企业、原材料依赖型企业、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和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都面临较大挑战。那么如何应该这场前所未有的调整?

扩大内需 企业携手自助  

2024年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约40%,提升内需可缓解外贸压力。而自救策略中,扩大内需和企业间的携手合作或成为关键方向。

4月7日,永辉超市发布《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提出永辉“向所有在贸易战浪潮中坚守的中国制造企业伸出双手,共同将中国制造的星光,汇聚成照亮内需市场的银河。”

信中提出,若因出口受阻而库存积压,永辉将开通“绿色通道”完成15天极速上架;针对苦恼于国内市场认知度的外贸商品,永辉将提供推广扶持;对于渴望产品升级的供应链企业,永辉将作为市场助手共同开发新产品。

国内很多企业既是进口资源的企业,又是出口的企业,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短期将受到明显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永辉超市主动站出来,是助力中国制造企业拓展内需市场的重要行动。通过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永辉超市不仅能够帮助出口企业缓解库存压力,还能促进国内市场的消费升级,实现双赢。

多元化策略  

关税背景下,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加快开拓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同时抓住RCEP机遇,比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市场凭借自贸协定的关税优惠,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此外,有人指出,在开辟多元化市场时,中欧班列运费稳定、时效可控,可对抗海运、空运的“天价拥堵费”。

目前,多个上市企业已提出多元化发展策略或加速布局“海外仓+本地化”以降低关税影响,比如跨境大卖企业中,巨星科技提出将通过涨价和优化东南亚产能布局来应对关税调整;致欧科技通过拓展欧洲市场和优化供应链布局来降低风险;安克创新则提出,短期内,将依靠海外仓库存对冲关税压力;长期布局上,公司将继续注重提升产品力,扩大品牌效应;同时大力拓展欧洲、东南亚、澳洲等非美市场。

建立中国版的“中国+1”计划  

此前,“中国+1”供应链计划对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来说,是为了与中国脱钩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将中国市场这块蛋糕放到其他国家,本质上对中国并非正面,因此,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提出,中国要有自己的“中国+1”计划,来反制美国版的、对中国有负面影响的“中国+1”计划。

什么是中国版的“中国+1”计划?即中国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国内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同时,要系统性、前瞻性地开展某些产业在海外的布局。顾清扬强调的这种布局必须是系统性的、前瞻性的,而不是盲目出海、慌不择路的。这样,主动权就能掌握在中国手上。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中国对美国再加征50%关税
下一篇:极兔速递一季度包裹量同比增长31.2%,各区域市场表现亮眼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活动/直播 更多

【3月8日-9日上海】超值《仓库管理真功夫培训》

  • 时间:2025-02-08 ~ 2025-02-09

¥:250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5年2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