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
我们参加浙江某型材项目运输招标,项目预估规模1000万,十几家报名投标,招标报价两轮,谁的价格低就给谁做,最低的价格硬是比我们公司低20多个点,最后我们放弃了...
去年
我们参与四川某物流运输项目投标,我们总报价在550万左右,硬生生的被压到350万。当时,我惊呆了,怎么可能会这么低?我们总成本都要核在500万左右...
今年
我们去参与浙江某项目,招标方将价格精确到线路,谁的某条线路价格低,就给谁做。幸运的是,我们中了几条线路,但不幸的是,如果运价稍微有波动,我们就要面临亏损的风险。
如今,笔者参与大大小小近百余个项目,大至上千万元,小到几十万不等的物流运输项目,涉及建材、机械、汽车、金融、通信、军队、造纸、铝材、能源等等领域。
然而,低价招标仿佛成为投标报价的主旋律,谁的价格低,谁就能成为中标的王者。
不禁发问,物流行业“内卷”到这个程度了么?
曾经,我见过一个物流项目,层层分包,转了三手,转到底层的时候,经常出现发完货后,要么亏损,要么收不到上游运费。
人、货、车、仓,四个元素搭成物流运输的底层逻辑。
在如今网络货运平台盛行,价格如此透明的情况下,每一家物流企业运营成本怎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这是我一直努力寻找的答案。
当下,物流行业不光要面临着招标价格年年降低的危险,更难的是油价接连飙升,人工成本增加,疫情反反复复,又造成市场车价大幅波动。然而,我们跟客户签的是年度定价合同,在疫情期间,基本上是亏本发货,想要跟甲方要点补贴,客户一句话,合同价格摆在这里,要怎么补贴呢?
现在又要面临合同续签的风险,原本打算是跟客户提涨价的,但是制造企业今年也难,反而想着各种办法让我们降价。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再降运营的风险真的很大,我们超千万的大型项目垫资平均超过400万,高峰期垫资要达到500多万,而且还要长达半年时间才能回款。说不想做,但是有些项目撑体量,公司考核指标又严,为了完成指标,又不得不去妥协某些运输项目。
此时,市场环境不好,所有企业只能紧巴巴的过日子。今年我们公司各种考核逐渐加强,所有投标项目都要经过部门,公司管理层把控之后才能投标。对于存量项目,收入,利润,账期的考核指标权重加重。一旦项目运营过程出现长账龄,就有可能面临停运的风险。
现如今的企业物流招标,基本上将拦标价一压再压,然后提高履约保证金,300万的项目就要交15万。如果中标后,物流企业一旦出现服务不好或时效出现误差,就开始罚运费款或者履约保证金,物流人所有的苦只能往自己心里咽。
再说说司机,其实我也理解拉货的司机挺难的。接货时要跟上游货主谈价,又得防止其他司机低价抢货。运输途中,既要赶车,又得注意防范货损风险。一旦出现货损,就得花费好几天处理保险,每次都要跟物流公司、货主商谈、沟通、在商谈,到货后,有时收货地出现禁区、排队、收货人故意刁难等等状况,原本一上午就能卸掉的货,硬是拖到下午,司机又得实时盯着某平台的货源…..
如此低价的时代,最终都是苦了一帮做物流行业的人。
同行压价,抢货源,逼的好多小物流公司破产跑路,
现在还能维持的只有那些掌握头部资源的物流企业,但企业降本增效的指标仍会压在每一位物流人的身上。也许未来某一天,这些物流企业也会被压垮。
望江湖,愁断肠,一抹夕阳笑
谁人知,可怜同行竟相争
如今唯有,小步向前迈!
顺心捷达入股德坤、满帮与百世合作、三志融辉亿元投专线……|零担物流上半年大事件
2295 阅读站比车重要?物流车辆调度逻辑正在经历颠覆性变革
1979 阅读3.62亿!申通收购菜鸟旗下丹鸟物流,背后藏着哪些商业大棋?
1568 阅读经典论文精讲:《供应链管理:不只是物流的新名称》
1574 阅读拥抱不确定性:“随机优化模型”重塑供应链决策
1530 阅读“ 自营 ” or “ 3PL ” ?:你需要的是混合物流战略
1545 阅读百世跨境召开首届全国网络大会,将加速布局拉美新兴市场
1374 阅读仓库自动化十年变局:智能重构的行业进化
1290 阅读没有一份物流工作不辛苦
1307 阅读马士基宣布涨价
1268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