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国家就发布公告,17.5米大板不允许再上牌。提前上牌的,使用期限是15年,到2022年也就到期报废了,意味着17.5米大板车即将彻底退出货运市场。
但是禁了17.5米大板之后,平板挂车行业就真的太平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经过了解,我们也分析出了一些平板挂车行业混乱的原因。
大尺寸平板挂车能装,还什么都能装
目前市场上,除了17.5米大板以外,保有量最多的便是13.75米大板,其一般平板宽度都在2.8-3米,无论是重货、泡货、家用电器或者是机械设备,它都能装,甚至还有一些货主会主动的找平板挂车拉货,因为这样他就省钱了。
但是各位卡友们,你们拉散货之前有没有认真的看过自己平板车行驶证?13.75米平板车行驶证上明确的写着"仅可用于运送不可拆解物体"。
所以驾驶这种车辆从事零担、绿通等普通货物运输都是违法行为。国家不查你,不代表你没违法。
对司机来说,我的车能装就意味着比别人的货源路子更广一些,也就代表活儿更多,活儿更多就代表能挣钱。司机都不容易,你是挣钱了,但是有没有想过?这也是在变相的拉低行业运费。
一些厂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发出很多大板车的继任车型
13.75米平板挂车鹅颈部分和载货部位是不等宽的,但很多厂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了一套活动的平板使车辆前后等宽,在上牌和年审时拆下,平时装上照样拉普货,甚至有的还能后抽出2米。对于厂家来说只要能把车卖出去就啥都没关系。
另外市场上出现了一个中置轴平板的车型,目前国内中置轴车型主要是轿运车和厢式挂车,由于其刚上市行驶可靠性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证。
因为中置轴挂车需要进行主挂整体匹配设计,而这就需要主机厂和挂车厂协同合作,大量的实验和验证,进行整车匹配,所以目前国内中置轴的主挂匹配现在还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
再加上电子辅助设施EBS应用不齐全,所以卡友们对这个车型的行驶可靠性还是存有一些疑惑。
国家要搞车辆标准化,下边想尽一切办法打擦边球,甚至还在某手、某音上大肆宣传,非要搞出一些扰乱市场的车型,难道大家都用相同的车在同一平台竞争不好么?在此奉劝各位卡友们,少一些占便宜的心理,不管厂家如何,最终难受的都是咱们卡友自己。
对于厂家来说,造车除了适应市场需求外,还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打擦边球的车型和国家推行的车辆标准化是背道而驰的。
途虎养车2025年中城配线路运输招标-报名公告
7844 阅读菜鸟无人车现身合肥,成为连锁零售商的灵活“补货员”
3116 阅读美国消费者越囤货,中国物流越赚钱?
2013 阅读新产业、新客群、新场景:顺丰控股“激活经营”3月营收236.61亿元,速运业务量超行业增长达25.36%
1430 阅读京东物流的“唯一性”:为何它在物流循环经济中独树一帜?
1356 阅读关税245%时代自救指南:华强北极限交付、比亚迪出海、京东2000亿支持出口转内销、云途加收报关费、燕文预收关税保证金……
886 阅读供应链网络建模革命:混合整数规划遇见机器学习
764 阅读京东物流与微博电商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752 阅读消费品巨头供应链变革案例:宝洁库存优化实践的深度解析
762 阅读行业首次!京东物流烯冷冷链三轮车开到樱桃产地
73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