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腾讯的《超级链接》发布为标志性事件,国内新零售的布局进入3.0时代。这一时代零售的典型特征是一切的布局都围绕终端消费者C展开。
对一个消费者而言,其产生购物需求/冲动时,可供选择的渠道特别多——零售小程序、传统电商(如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等)、各类垂直APP;线下的商超、卖场、各类零售小店和无人售货终端;以及风声正劲的各类流量平台、如斗音、快手等。此外,在不远的将来、家居以及汽车等都将提供新的购物场景,无时无刻和随时随地的购物成为可能。
在这样的场景下,如何第一时间截获C端消费者的订单?如何让货物与人无缝衔接?如何高效定制化客户所需的产品?成为这一时代新零售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以腾讯、阿里为首的互联网公司正在提供各类解决方案,感兴趣的可以读下《超级链接》,书中研判很具代表性;关于第二个问题则是供应链企业行业解决方案的研究范畴了,接下来本文会结合顺丰的布局样板重点展开;第三个问题则需要互联网公司与物流公司深度协同予以实现,后面会单独撰文予以说明。
过去两年在推动“资金物流平台”战略落地过程中有一个很深刻的感觉,物流和商流在某种维度上是可以分离的,当前商流的运营核心是人,物流的运营中心是货,物流企业通过更好地服务/赋能商流企业,进而间接地服务“人”,在这一角色转换过程中,物流业务“基础设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回到本文希望重点回答的新零售的第二个问题——如何让货物与人无缝衔接?顺丰闭环供应链下的“自来水管道工程”(详见丰Link公众号原创文章《“水龙头”:丰链通》等)。
商品从生产线下来后到消费者完成购买前的整个过程,商品都算做“库存”,这批库存根据不同品牌的分销渠道结构、以及流转情况的不同由渠道中的不同角色消化,商品本质都可以算作成本,并未实现价值的转化,商品流转过程中也并未创造价值,因此缩短这一环节不必要的模块本身就是在创造价值。
此外,这部分环节商品的操作对消费者而言更像是一个“黑匣子”,消费者不知道,也并不关心,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需要这个商品时能够随时随地获得,商品最好能根据自己的消费偏好定制化。因此现阶段在这一环节供应链企业最具想象力的生意一定是To B的。
3.0时代的新零售核心策略是“包围”,包围消费者,包围消费者的途径在本文开篇已经举例,因此这里的B是指各类线下渠道、各类线上电商平台,以及各类流量平台(除了耳熟能详的抖音、快手外,未来像滴滴、美柚、Keep等均是可选项),甚至从事分销属性的小b大C(如领舞大妈、微商达人、微信群主等)。这么多渠道/角色,谁将在消费者的争夺中获胜,这里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甚至不排除中途还会有新角色加入,最终的赢家需要留给时间去检阅。但在这场战役中有一点已经是确定了的,即将货物最低成本、最高效地输送到“C”周围的供应链服务一定是刚需,而这就是当前各类物流公司需要重点落子的地方。
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316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101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057 阅读Temu正式进军土耳其市场 推出“一日达”配送服务
994 阅读守护车轮上的健康!运满满首站货车司机公益体检活动落地宿迁
920 阅读亚马逊当日或次日达服务年内扩展至4000个美国小城镇
886 阅读阿里最新合伙人名单出炉:精简至17人,9人退出,无新增
871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821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834 阅读菜鸟集运6月香港累计注册用户同比激增95%
79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