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2月18日),2020(首届)数字农业50人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30位农业院士专家与阿里数字团队,共同探索未来数字农业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和数字化技术“让农民富起来”。
论坛上,阿里集团副总裁、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总经理李少华(花名:忽必烈)表示,阿里将聚焦“三个创新”,与农业科学家和社会各界一起探索实践数字农业。
技术创新方面,阿里将支持农业科学家激活农业大数据,帮助农业生产者精准规划管理,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业务创新方面,阿里会推动13个涉农业务,对接农业科学家的全产业链创新系统,用数字化打通“研-产-供-销-服”全链路;
模式创新方面,阿里与农业科学家将着眼破解农业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共同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益,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当日,科学家与阿里的第一个正式合作项目“农业科学家基地直选”频道,在手机淘宝首页“土货鲜食”正式上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等13位科学家首批入驻,他们带来各自新技术示范基地培育的辽宁大米、云南青提、四川红原牦牛奶粉等新品。
论坛上,李少华提到阿里做农业与其他公司的区别之处。第一是重投入模式,即产地仓为核心的数字农业新基建,如云南产地仓上的一条筛分果重量的分拣线造价便超过3000万元;第二是自营模式;第三是进入农业源头端;最后是战略定力,即将其作为长线任务。
“阿里做农业没有短期KPI。”李少华总结道。与别的行业做一个品类一年左右周期相比,阿里做农业希望用三年、五年甚至用30年的时间周期来看其成果。
从2014年正式提出“农村战略”起,阿里巴巴在农业上的发展已经经历4阶段。第一与第二阶段的分界点是2017年的“兴农脱贫”频道,提出“亩产一千美金计划”,让农产品数字化、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随后便是2019年成立大农业办公室和数字农业事业部,正式进入第三阶段。2020年,启动“春雷计划”,其核心是数字兴业,打造一县一业,也就是现在的第四阶段。
目前,“春雷计划”签约省份与城市超30多个,覆盖超1800个特色产业带与80万款农产品。其中超900个地域的农产品单月增速超200%,销售覆盖超过750个贫困县。
截至目前,阿里已经打造2500多个农产品品牌。今年的天猫双11活动中,农产品销售120亿元,同比增长22%,助销了1406个县城的41万款农产品。
而此次的“农业科学家直选频道”,是阿里对更上一层的供给端进行的探索,即与农业科学家一起,不仅仅介入农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而是从育种、种植等更前端的流程中帮助农户。如用大数据监控农作物是否将遭受虫害,从而提前预防,减少坏果,从而提高产量。
此外,阿里内部,数字农业事业部与天猫、菜鸟等其他部门,以项目制方式共同协作。今年,阿里已初步建成以大数据、云计算支撑的数字农业基础设施: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从源头组织“数字化生产”;670多个菜鸟县域物流共配中心、5大产地仓和全国各地的销地仓及盒马、大润发门店构成“数字化流通”网络;淘宝天猫领衔“数字化销售”矩阵。
2025年京东物流-河北大件宅配、京东帮资源招商
1938 阅读多多买菜:闷声增长
1263 阅读义乌涨完广州涨 通达兔等快递全年或增收数十亿!
1157 阅读单品年销千万,新品研发提速,国民零食如何借拼多多复兴?
1023 阅读18天抵欧!宁波舟山港迎来史上最快中欧航线
1008 阅读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全球资源战略格局的重大转变及应对策略
947 阅读又出伤人事件!买A退B、签收讹诈、押金不退……快递小哥如何避坑?
896 阅读三个月内第6次出手,京东领投具身智能公司帕西尼
881 阅读美团闪购携手家电品牌实现空调半日送装
873 阅读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收官在即
83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