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物流人,多年以来的一个习惯是到了一个新地方,只要时间允许,就想看看当地的物流市场,尤其是专线物流市场。
今天下午去了淄博,专程去淄博传话物流港去看看。
将车找个地方停好后,我看了一下手机上显示的步数,7000,想,怎么着也得在这里走个七八千吧,留五千晚上回酒店后楼下走走就够了。
反正每天都要走两万步的,在哪走不是走,不如仔细看看淄博的专线物流市场。
停车处刚好是传化的南一区,正好可以整个园区走一圈。我就看看,没进任何一家专线公司,只是从一家家公司门口走过。当我发现我的步数已经达到一万五时,我很惊讶地发现一个奇特的问题:我没看到一家北京线。
我叫杨北京。很自然地,去到一个陌生的物流园区时,总会留心做北京线的同行。所以走了八千步后,我觉得不大对劲,我已经看了数以百计的专线公司招牌,至少看到过七八家天津或者河北专线,甚至秦皇岛专线都见过两个规模比较大的,但北京线,一家都没有。
所以后面的行程就开始有目标了:寻找北京专线。我走遍了南区的一二三四五区,没发现一家。不死心,上车,驱车到了北区,将北区也细细梳理一遍,还是一家北京专线都没找到。
看看手机,已经走了23000步了,这意味着我在淄博传化物流港走了16000步。这说明这个物流园区很大,一个参考数字是:我曾陪朋友走路参观过天润物流园,一家专线不落下的走一圈,4000步左右。如此庞大的一个物流园,居然找不到一家北京线,这确实有点奇怪。我和同行的两个崔同学说,唉,看来北京线被人嫌弃了,谁都不愿意做。
同样是这个园区,做广东线的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至少有十家,并且规模都不小。这样,一个问题来了,在淄博,如果要开一条专线,你做北京还是广东?我的看法是,从投资安全角度看,如果要二选一,还是做广东吧。理由是,专线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为何这么大一个物流园区,居然看不到北京线,原因可能就是做北京的都做不下去,从市场上消失了。多年以前,几个朋友拉我入伙做昆明专线,正式开动前,有朋友警告说,容桂和东凤两个镇,已经共计有15家昆明专线了,这条线竞争如此激烈,你确定你们还要做?我笑,那更要做啦,小小的两个镇居然有15家昆明线,说明这条线的货多呀,何况只要努力排进前五就挺好了,压力并不大,可以做。于是就做了,果然很快就做起来了。后来我退出,专注做大北京,参与过的这条昆明专线现在做得还很不错。
如果有淄博的朋友问我北京线能不能做,我建议要慎重,因为那么大的传化物流港一家北京线都没有,造成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需要认真思考。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365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155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115 阅读Temu正式进军土耳其市场 推出“一日达”配送服务
1008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967 阅读守护车轮上的健康!运满满首站货车司机公益体检活动落地宿迁
934 阅读亚马逊当日或次日达服务年内扩展至4000个美国小城镇
900 阅读阿里最新合伙人名单出炉:精简至17人,9人退出,无新增
871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828 阅读菜鸟集运6月香港累计注册用户同比激增95%
80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