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看来,制造业供应链部门里都是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做好了是应该的,没做好是不能被原谅的。
比如说是物料计划员,平日里主要的工作是给供应商下订单,然后跟踪到货的情况。在旁人眼里,这份工作简单轻松而且没什么压力。
如果生产线一旦因为缺少原料而造成停线,生产经理就会兴师动众找上门来,要求物料必须马上到位,否则完不成订单,不能及时交货都是供应链部门的责任云云。
如果缺料情况比较严重,汇报到总经理层面去了,那么上至供应链经理,下到物料计划员都会变得非常紧张,于是大家纷纷打电话联系供应商和物流公司,跟踪物料何时能够到工厂,有时候都恨不得自己开车出去把货给拉回来。
好不容易把物料“盼”到了,送上生产线了,却发现又有新的缺料发生了,这时候大家沮丧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于是乎新一轮的追踪催料又开始了。
缺料的现象在物料计划的工作中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那么,缺料的问题是否都该责怪物料计划员吗?
我的看法是否定的。一切问题的归因,只有在排除了全部的客观因素后,才可以来分析判断是否是人为主观因素造成的。
作为管理者,切勿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开始就认定是员工的责任。
首先这种方法并不严谨,其次也不容易发现流程的隐患漏洞。最重要的是会严重影响员工士气和工作积极性。
在处罚了一名员工后,换了新的人来做,继任者也可能掉进了同一个坑里,因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没有解决。对于缺料的情况,我觉得应该至少先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1.首先,核对近期客户订单,是否有增加需求的情况。
一般物料计划下达订单是周期性的行为,比如说是每周一次,订货数量公式是这样的:
订货数量 = (二次订货间隔天数+ 前置时间) X 平均每日的生产需求用量 + 安全库存 – (库存数量 + 在途数量)
如果客户需求在短期内突然增加,如果没有足够的成品库存,生产就必须在短期内完成大量的生产订单,这样的话就会对原材料产生超过预期的消耗,很有可能会在下一次订货送抵之前发生缺料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物料计划员是非常被动的,因为客户订单是不受他们所控制的。
2.其次,需要核对库存的准确性。
这里的库存指的是全部涉及物料短缺的库存点,包括原材料(在库和在途)、半成品、成品、报废品。
原材料仓库是最重要的一环,库存主要的差异可能出现在这里。在途的原材料也是一个考虑因素,特别是针对需要从国外进口的原料,供应商是否按照订单要求数量出货是关键控制点。
半成品或成品的倒冲(Backflush)或是入库做得不及时,也会对于原材料库存数量造成影响。
报废品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生产有时候会故意隐瞒报废品的数量,从而造成原材料数量的差异。
3.最后,核对订货系统中的参数设置。
这方面可能会造成影响的有以下方面:
1) BOM,物料清单如果调整了,就会对于物料需求产生变动。
2) 供应商前置时间(Lead time),特别是对于进口件来说很重要。
3) 运输时间,这里要包括所有的运输和装卸货时间,如果是进口件,还需要考虑上海关办理手续的时间。如果有必要,还要加上一定的运输安全时间。有些公司会把来料检验时间也计算在内。
4) 运输频次,有些供应商为了节省运费,减少送货的频次又不主动通知客户。
5) 包装数量,有些情况下物料计划是根据系统里设定的包装数量来决定采购数量。
在实际的物料计划操作中,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未被提及的因素。物料计划员在发现了缺料情况后,应该主动分析缺料原因,汇报上级,并制定改善的行动方案,最终从根源上消灭造成缺料的根本原因。
重复性的缺料问题就会得到解决,物料计划员就可以从日常的催料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做对公司更有价值的库存改善的工作。
2024最值钱的物流上市企业是谁?哪些物流企业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877 阅读连续5年的“春节主力军”,德邦为何如此稳?
1520 阅读前海粤十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1376 阅读乐歌股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降约50%,大力发展海外仓
1394 阅读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驱动的智能仓储数字孪生革命
1182 阅读AI改变物流业的游戏规则:从炒作到实践的深度思考
1115 阅读制造业企业,不要逼物流公司降价了!
1047 阅读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帝王蟹进村,非遗剪纸出山
1073 阅读2024年12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报告
1013 阅读菜鸟拆分为假消息,继续大力发展全球物流业务
96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