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物产中大再次回应“1.1亿元铜产品不翼而飞”事件。
面对互动平台上投资者“请问公司铜丢失数额这么巨大,有没有报案?公安部门有没有介入?”的问题,物产中大表示“公司正在进一步核实相关情况,按法律法规要求推进相关程序,强化贸易风险控制措施,后续将根据进展情况履行信息披露”。
事情起源于6月13日,有消息称,物产中大从一家俄罗斯铜厂购买了2000吨精炼铜,本应于5月交货,但这批货物没有来到港口。该贸易由物产中大的控股子公司——物产中大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物产国际”)(物产中大控股78.18%)运作。根据处理这批货物的航运公司的记录,这些金属被列为价格较低的花岗岩,可能已经运到土耳其。
6月14日,物产中大紧急发布公告回应,表示公司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初步核实,正在向物产国际进一步核实情况,并表示该事项金额约1.1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归母净利润较小,对公司后续经营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公告中,物产中大强调公司具有完善的内控制度,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贸易业务相关风险,保障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合法合规运营。
(图源:《物产中大关于媒体报道的说明公告》)
一时间舆论哗然,人们表示只听说獐子岛的扇贝会跑,没想到铜也会跑,目前每条物产中大的新闻下面都有人追问“铜找到了吗”。
物产中大与建发股份、厦门国贸、厦门象屿并称“大宗供应链四巨头”,都是巨无霸级的企业。物产中大连续13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801.61亿元、归母净利润36.17亿元,乍一看1.1亿元的货物金额占比确实不大,但是这种事件会让行业质疑物产中大的内控能力。
大宗商品由于受市场环境、供求关系、政策波动等多因素影响,以及具有交易规模体量巨大、交易商涉及的上下游贸易主体较多等特性,天然就背负着价格风险、信用风险、货权风险三重风险。
此次1.1亿元铜产品丢失,物产中大出现了货权风险,这主要是货权交接、货权转移、货物保管过程中导致货物损失的风险,是大宗商品交易中常见且危害重大的风险。
业内专家表示,由于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大宗商品在交割期间丢失或遭遇欺诈的事件并不少见。比如,2022年8月曾发生13家货主总价值60亿元的30万吨铜精矿被第三方无单运走的事件;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巨头托克集团遭遇镍交易骗局,预计最多造成5.77亿美元损失。
物产国际此前也曾遭遇货物消失或短少的情况,此次铜产品丢失,业内认为不排除存在诈骗行为,俄罗斯铜厂可能利用虚假的物流单据和仓单来掩盖真实货物的情况。
对于大宗供应链行业来说,内控、风险控制至关重要,比如同为四巨头的厦门象屿的经营理念就是“风险第一、利润第二、规模第三”。
物产中大也非常强调内控,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连续7年入围浙江省上市公司最佳内控30强,位列浙江省上市公司第2位、浙江省属上市公司第1位。”“系统加强全员全过程风险管理,出台《内部审计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顶层纲要,健全风险管控组织架构,扎实开展‘内控深化提升’专题活动。”
显然此次事件证明,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潜在的高风险,大宗供应链企业的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需要更进一步加强,避免实操中的漏洞。
而且大宗供应链企业的一大特征是利润率较低、周转率较高、规模量大,2023年物产中大的供应链集成服务(占公司营收93.46%)的毛利率只有1.69%。
今年5月,物产中大刚刚表示铜价格的上涨会增加线缆公司的生产成本,物产中大已采用有备库的商业模式。买铜原本是为了对冲成本上涨的风控措施,结果2000吨精炼铜不见了,这会让本就比较低的毛利率受到影响。
近段时间,人们纷纷讨论物产中大业绩下滑、净利连降的现状,仿佛铜产品丢失事件背后的内控失误与业绩下滑有直接关系。
实际上,由于大宗供应链涉及金属矿产(黑色、有色等)、能源化工(煤炭、石化等)、农产品等,是各个工业产业链的上游,近两年大宗供应链企业的业绩下滑明显受到全球地缘政治局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
在被称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经历前所未有的洗礼与重塑”的2023年,“大宗供应链四巨头”不复前几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持续创历史新高的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都出现了下滑。
其中,厦门国贸、厦门象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高达46.72%、40.31%;营收方面只有物产中大实现微小的增长,其他三家均下滑。由于近十年来首次遭遇业绩下滑,厦门象屿2023年年报开篇便是向全体股东致歉。
2024年一季度的情况和2023年类似,其中,厦门国贸针对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的说明中,除了国际、国内大环境以外,还提到了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中部分品种因市场行情因素出现利润下滑,以及持有的部分投资项目出现亏损。
相比之下,物产中大是四巨头中业绩表现较好的,只有他实现了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也没有出现很大幅度的下滑。
2023年,由于不少中小供应链企业退出了市场,头部企业依靠资源、服务和风控优势,拓展渠道网络,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实现了市占率逆势增长。厦门象屿年报显示,根据货量口径测算,中国大宗供应链CR5(厦门象屿、厦门国贸、建发股份、物产中大、浙商中拓)2023年上半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46%,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物产中大较早从赚取买卖差价的传统贸易商转型为供应链集成服务商,并致力于成为产业生态组织者,以供应链思维,做产业链整合,构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供应链+”产业生态体系,使得物产中大的净资产收益率在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位置。
2015年整体上市以来,物产中大年度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归母净利润、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7.85%、19.64%、18.90%、14.77%。
强大的行业地位优势使得物产中大形成更加完整和庞大的上下游供应链,能够与全国的大宗商品巨头达成良性合作,拥有长期稳定且强大的分销网络体系,从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上游集采能力、下游分销能力、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
在物产中大“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一体”即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两翼”是指金融服务、高端制造,三大业务2023年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93.46%、2.58%、3.96%。
物产中大的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是指依托强大的资源组织、网络渠道、品牌运营等专业优势,紧紧围绕客户的痛点、难点和需求点,通过打造“五化”(即平台化、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金融化)系统能力,联动“四流”(即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推进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数字化改造提升,围绕金属、能源、化工、汽车等主要品种,形成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客户需求为驱动、以智慧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利益相关方共生共赢为特征的产业生态圈。
2023年,物产中大的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中,金属、能源、化工、汽车服务等核心业务营业规模均位列全国前列。
以基于系统解决方案的金属供应链集成服务为例:物产中大围绕钢铁全产业链,上游原料端矿石有澳大利亚、巴西、马来西亚、印度、南非等丰富的国际化采购渠道;中游链接宝武集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首钢集团、建龙集团、中天钢铁等百余家长期合作的大中型钢厂,形成遍布全国的钢材资源网络;下游围绕中交、中冶、中建、中铁建、国网等核心优质客户,解决原材料组织、材料保供、成本管理、物流规划和金融服务等配供配送基础需求,另外还与浙江省内外的集装箱、电梯、家电、汽摩配、新能源等若干特色产业集群建立长期配送服务关系,为大型产业客户及终端产业集群在资源组织、成本控制、库存风险等方面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物产中大基于系统解决方案的金属供应链集成服务,图源:物产中大2023年年报)
在智慧供应链物流体系方面,物产中大重点以子公司物产中大物流(国家5A级物流企业)为承载主体。截至2023年年底,物产中大物流在华北、华东和华南等布局网络结点数180个,其中大宗自营基地68个,带码头仓19个、泊位53个,铁路专用线14条。年综合物流服务量达6928万吨,同比增长26%,在沿海形成多个年500万吨级以上的优势服务区域,服务客户2.4万余家,年加工能力1215万吨,年加工量增长60%,年末第三方库存231万吨,同比增长56%,网络货运平台拥有司机数4.8万余名、车辆2.7万余辆。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面临深度重构。展望2024年,物产中大认为大宗供应链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一是供应链行业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二是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三是供应链绿色低碳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物产中大表示,大宗供应链行业已从最初的“卖产品”迭代升级成“卖服务”,同时运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工具进行价格管理,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价格主导的周期性因素,转型成为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商,本身就是去周期化转型。
物流规划中的四个重要元素
1425 阅读中力股份上交所主板上市,电动叉车市场迎新机遇
1419 阅读数字化:供应链系统建设的OTWB
1259 阅读抖音即时零售关于招募合作仓网服务商的公告
1134 阅读滴滴送货开启2024暖冬驿站 50城货车司机可就近取暖休息领驱寒物资
1117 阅读如何做好运输车辆可视化管理,提升运输安全?分享拿过来就能用的解决方案!
1079 阅读饿了么 京东秒送怎么战胜美团闪电仓 闪电仓的死穴是内耗
1089 阅读仓库安全管理很重要!身为仓库主管的你如何做好仓库的安全管理呢?
1050 阅读物流周观察12.23
1001 阅读快递复盘:哪些网点能赚到钱?巨头们的新动向是什么?
100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