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国家邮政局召开2020年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坚决执行“错峰发货、均衡推进”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服务质量和末端网络稳定,严格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杜绝价格战和刷单问题,把质量“双11”落在实处。
与此前国家邮政局要求双11期间全行业确保全网不瘫痪、不爆仓相比,今年则强调末端网络稳定,杜绝价格战和刷单问题,关注服务质量。
今年中国快递行业出现了部分快递员停工现象,影响末端网络的稳定,造成一些快件无法及时派送,损伤客户利益。引发快递员停工的主要原因是快递公司之间进行价格竞争。
事实上,今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大增,10月18日诞生了今年第600亿件快件,而去年全年快递业务量635亿件。今年受疫情影响,线上消费扩张,导致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2020年上半年,中通实现业务量同比增长29.8%;申通增长16.48%;圆通增长29.79%;韵达增长29.88%等。
与此同时,快递成本也在下降。根据半年报披露,上半年申通快递单票成本为2.47元,同比下降11.6%;韵达单票成本下降23.0%;圆通降幅达24.05%,顺丰下降21.67%,中通同期下降14.0%;百世同比下降19.7%。
虽然业务量攀升,成本下降,但是他们的单票收入也都在下降。比如今年上半年韵达快递产品单票收入为2.36元,同比下滑28.5%,圆通同比下降26.02%,申通同比下滑20.1%等等。究其原因,就在于快递公司之间进行价格竞争,导致单价降幅扩大。这为公司降低成本带来了挑战,最终对快递员的收入产生了一定影响。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9年全国快递从业人员职业调查报告》显示,75.07%的快递从业人员月薪低于5000元,约1.49%的快递从业人员月收入超过1万元,一线快递从业人员月收入超1万元的占比仅为0.73%。今年,价格竞争导致一些快递员派件费下滑,且没有了保底工资。
比如一个没有保底工资的快递员每月的派件费9000元左右,实际拿到5000元左右。派件费降低后,实际收入下降到3500-4000元左右。今年业务量增加而部分快递员收入有所减少减少,一些加盟网点利润减少后也开始撤出。
快递业之所以出现价格竞争,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快递公司基本都完成了上市。上市后需要为股东创造价值,讲好故事以推动股价上涨。全部上市意味着各家公司经营数据透明化,为了创造更多利润,便以价格竞争抢占更多市场,同时降低成本。
本质上各家公司是进行资本市场的竞争,以避免因为业绩掉队而陷入困境。根本上而言,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仍待提高,尤其是要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应依赖质量竞争而非强化数量型竞争。
各家公司正在通过枢纽改造、车辆运维、数字化建设以及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最终收件和派送往往仍需依靠人力。作为大量依靠人力的物流行业,应该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仅指客户,也包括员工。在优先保障客户利益以及给予员工最基本的保障、尊严与合理收入基础上,为股东创造价值。
较低的进入门槛以及电商蓬勃发展促使快递公司数量快速增加。这些公司随着快递业务剧增而成长,同时,市场增速放缓也带来了一定的价格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应该体现在管理创新、数字化与自动化等方面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而不应该以影响客户与快递员工利益为代价。
上市应该是一家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遵循现代经营理念的开始,应以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社会形象的提升,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闪电仓到底靠不靠谱?从仓储操作看它的真实挑战
1088 阅读京东物流辽宁省京东帮服资源招商
1022 阅读行业首创!52名卡友数字人集体亮相
863 阅读美的集团:拟分拆安得智联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814 阅读两大物流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意欲何为?
781 阅读AI赋能车轮上的声音 路歌第十一届“5·2卡友节”圆满举办
679 阅读年营收2万亿、净利润下滑至90亿,大宗供应链五巨头业绩出炉!
638 阅读破局与重生:传统国际货代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战略突围
600 阅读深圳首发!顺丰同城与肯德基推出无人车智能配送服务
573 阅读运满满江浙沪上线“即时单”业务,打造极速货运新体验
55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