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整治货车营运挂靠市场的乱象,尤其是针对“黑挂靠”,南京市自2018年开始部署一些治理举措。其中,开放货车个人户办理营运证办理是其中的重头戏,当然,其影响也甚为广泛。
一些政策或者历史的原因导致个体卡车司机只有选择挂靠公司,才能取得营运证顺利上户。但是,自南京开放个人户以来,以往红火的挂靠市场,现在则受到很大影响,甚至被从业者形容为“非常惨淡”。
但是对于“挂靠”,卡友们也并不是一概而论,既有对于“黑挂靠”的愤恨与不满,也有对于正规有序的挂靠机构的需求与期待。
“挂靠”的产生源于两方面需求,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交通和税务部门的集中管理统一,有些地区强制要求卡车司机买车要将运营证挂靠在公司;另一方面,司机将车辆登记到某个具有运输经营权资质的公司名下,向挂靠公司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后,可以获得挂靠公司提供的一些专业服务,例如解决车辆过户、年审等一些繁杂且耗时的车务手续,甚至是处理交通事故。
“黑挂靠”的出现无疑扰乱了挂靠市场的优良运营秩序,更是严重扰乱了货运环境。因此,2018年开始,南京市开始着手行动,整治乱象百出的挂靠市场。而开放个人户则是针对当地的挂靠市场整治的重头举措。其对于挂靠市场的乱象起到了很好的压制作用。
从2018到2020年,在南京整治“黑挂靠”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明显,甚至对于整个挂靠市场带来了预期外的影响。从业者以及相关人员可以明显感觉到和以前不一样的变化。某家挂靠公司长期驻扎南京的销售人员表示,从2018年开始与其合作的多家的挂靠公司业务均受到影响,“现在南京的挂靠市场可以用‘非常惨淡’来形容。经过一年多的折腾,挂靠的基本上走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就拖着一口气了,我这基本上没有合作的挂靠公司。”
据了解,这些受影响的挂靠公司要么关门到别的城市继续谋生存,要么转行做了二手车,配件等业务。
对于政策所带来的影响,行业人员分析认为,南京开放个人户对专做挂靠的公司可以说是毁灭性打击。然而一位长期负责南京市场的零配件负责人则从行业的规范有序以及未来发展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影响的看法,“从市场秩序的治理、行业规范化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次不能说打击,最多算整治。”
同时,该负责人也表示,挂靠公司的存在,对于货运市场的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别变味就行”。
在“黑挂靠”搅乱市场秩序的情况下,近年来对于取消挂靠、开放个人户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也不能就此否认挂靠对于货运行业发展各相关方的积极意义。
对此,某重卡公司经销商分析,南京开放个人户对于货车司机有积极的影响,或许也会带来一些不便。“积极的影响的就是司机能真正的自己买到属于自己的车了,也不在限制于挂靠公司;不便的地方就在于一些业务需要司机自己去跑,比如出了事故之后,司机要去独立的面对与承担,复杂性与压力相对来说比靠一个专业化的公司解决会大很多。”
事实上除了事故的善后处理以外,在年检、购车抵税、货源等方面的业务,以团队和专业进行服务的挂靠公司处理起来更具有一定的优势,也能为货车司机带来很大的便利。
而且在规范与便利货车运营方面,挂靠公司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用户买车挂靠到公司里,挂靠公司需要有非常齐全的手续,比如交警要求加装OBD和行驶记录仪,还有司机要依据现行的法规,连续驾驶4小时必须休息,这些都大大提高了驾驶员的安全。而且无论是牵引还是搅拌车、渣土车,大多稳定的货物是从物流公司那里来,相比于公司化的市场对接,个人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上述重卡公司经销商说。
对于南京开放个人户会不会对周边的其他城市带来影响,上海经销商表示目前来看不会有太大影响。
上海从十年前开始加强对于挂靠的管理,目前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体系。为了保障上海货运市场上车辆总数,2018年上海市对各家牵引车单位实施定法,不能随便增加车辆,确保上海市场的牵引车总数维持在3-4万台左右。
“如果上海一旦放开个人户之后,购买的货运车辆势必会增加,而这与上海目前施行的限行政策以及排放的治理都是相违背的。”上海经销商表示。
上海的市场现状为挂靠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正是因为车辆的基数大,上海市对于挂靠的治理也不敢放松。2019年专项调查组对上海“黑挂靠”进行了整治行动,乱收费的现象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622 阅读智能仓储企业“智世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2565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整合重组,四千多名员工将何去何从?
1963 阅读2024最值钱的物流上市企业是谁?哪些物流企业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450 阅读地缘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应链:转型、挑战与新秩序
1207 阅读物流供应链领域“吸金”不力,但能给投融资事件颁几个奖
1217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准时达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1029 阅读仿生学:蜂巢带给供应链管理的启示
990 阅读16连冠背后,日日顺助力智家工厂物流降本增效
1015 阅读中远海运回应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中国军事企业”清单
94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