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降本和提效:如何做好日常销量预测?

[罗戈导读]如何做好日常销量预测?

作者介绍:

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深耕供应链和物流解决方案多年,目前做跨境电商。供应链是六便士,文学是月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来自星星的tina 】

引言

我文章中说的销量预测不是GMV或者金额的预测,而是供应链和物流视角的,销售单量预测。我们之前的供应链团队能把上亿件备货支持几十亿GMV的大促销量预测做精准,也有一些日常销量预测的方法。很早以前写过大促的销量预测,今天就写一下日常销量预测吧。

本文三部分内容:

  1. Why: 降本和提效

  2. Who: 计划供应链与物流供应链

  3. How: 日常单量预测6步走

  • 预测的周期

  • 预测的维度

  • 预测的影响因子

  • 预测的方法

  • 预测的计算

  • 预测的复盘

  • 预测的流程和框架

    全文共5060字,重点是第3部分4023字。

    01 WHY: 降本和提效

    还是回到电商供应链物流最常说的两个词“降本”和“提效”。如果日常销量是平稳的,可能不需要花什么时间做。可是电商的两天一小促,每天搞几个品类和达人直播,过几天又是闪购巨划算什么的,每天的销量浮动还是挺大的。

    那么,仓库的人员怎么安排,多少正式工多少临时工?产线要开几条?仓配交接怎么做?配送分拨中心要留多少空间,要排多少人,末端配送要排多少辆车?

    当天发现销量暴增,临时加人肯定是来不及的,那么订单就做不出来,就要牺牲消费者体验(国内当日达,次日达,三日达已经让消费者成习惯了),一个外卖半小时没到可能就着急忙慌感觉会饿晕了,开始催骑手了。一个快递让等上3天没发货,那是不可能的,取消订单或者投诉咨询。订单取消率蹭蹭蹭上升,客服接咨询都接不过来了。

    同样的,某些天的订单减少,又是人员、产线和车子的浪费。一两空车费一天就要上千,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在销量预测能做得比较好的情况下,并且找到一定的规律后(比如不同直播品类和达人的爆发),就可以和外包公司提前确认好临时加人,合理安排正式工和临时工的比例,提前调度车子。成本下来了,时效也提升了,消费者体验好了。

    这些都是物流的降本和提效。同时,销量预测还是直接影响货品效率和库存成本。预测准确了,滞销库存减少,爆品缺货率降低。降低库存成本,增加销售。

    02 WHO: 计划供应链做预测    物流供应链做产能准备

    生意计划供应链协同BI做GMV的预测。物流计划供应链参考GMV预测(不能完全参照,只能参考),加上物流要素的判断,做单量的预测。物流仓储和运输配送供应链根据单量预测,做产能、人员、车子等准备。GMV的预测更多是top down的,更多的是根据财年目标去定,而单量的预测是关系到物流部门全年的策略和规划,日产运营的排兵布阵。

    03 HOW:

    日常单量预测6步走

    从6个方面:预测周期、预测维度、预测影响因子、预测方法、预测计算、预测复盘& 加上1部分预测流程和框架。讲如何做日常当量预测,从而实现降本和提效。

    1) 

    预测的周期

          预测周期,指的是提前多长时间做预测。从产能安排和补货联动两个角度来考虑。

      A. 产能安排。引入制造业供应链SA (Schedule Agreement计划协议)中的三个关于周期的概念:free zone, trade-off zone, firm zone.

      在制造业,销量预测主要需要和PMC (Product Material Control)协同。

      • Free zone, 预测只是作为参考,在这个时间点可以自有调节。

      • Trade-off zone, 需要作为产能安排的依据,只能在一定阀值内 (tolerance)调整,比如+/-10%。

      • Firm zone, 产能等各种资源已经确定无法变动,销量变动会引起成本增加,或者交付时间延长。

      在电商供应链,SA的三个周期也同样适用。

      • Free zone, 用于做中长期的仓储规划,大概要多少仓容,多少人,多少车,排兵布阵。日常的话,一般是按季度来。大促的时候,跨境电商根据补货周期要可能要提前3-5个月,国内电商也要2-3个月。

      • Trade-off zone, 短期的仓储、运输运营。日常的话,一般每月,灵活一些的可以是每2周甚至到每1周。取决于人力的安排可以有多灵活。

      • Firm zone, 如果销量减少,浪费人力物力;如果销量增加,包裹发不出去,只能延长时效牺牲消费者体验。

      以日常运营仓库产能准备为例,因为产线是固定的,主要的资源影响是操作人员。非大促和高峰时期,做得好的仓库有可能是可以提前一周甚至3-5天调配一定比例的工人的。那么W-2提供W-1与W0预测 (W-2= 上上周,W-1= 上周,W0= 本周),则W-2是free zone预测可调;W-1是trade off zone预测可在一定阀值内调整;W0是firm zone预测不可变动,实际与预测的偏差会增加成本或降低时效。

      B. 与补货联动。销量预测是影响补货的一个重要参数。

      没有销量预测,就不知道接下来要卖多少,也就没有补货建议了。比如从欧美进口的跨境电商,如果门到门运输时间+采购时间可能是2个月,那么差不多至少要提前3个月要做销量预测,因为中间还有下发补货单和采购单等时间。比如出口东南亚的跨境电商,如果门到门运输时间+采购时间可能是1.5个月,那么也差不多提前2-3个月做预测。目前电商供应链中台一般做滚动13周的销量计划。

      2)

      预测的维度

      • 空间维度。整体销量、各个物流仓销量、

      • 时间维度。年度、季度、月度、周、天、小时。

      • 品类维度。商品属性(爆品的SKU维度),物流属性(大、中、小件、特殊品类)。

        在策略和规划的层面。需要做年度、季度的整体销量预测。这和物流的年度规划、P&L相关。物流成本除了固定资产的投入,主要是ABC(Activity based cost):也就是说租仓的成本,每个包裹的包材、人工和配送成本都是发生了产生并且可以精确计算和分摊的。那么年度、季度的整体销量预测,会决定财年的采购和销售定价。

        在运营的层面。则看每个物流仓、各物流仓下分品类、到月、到周、甚至是到天的销量预测(大促时可能需要到小时,但是日常预测基本没有必要到小时,到天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大件和超大件可能需要单独做预测,因为大件需要接专门的末端配送;贵品需要专门的存储区域。到周和到天的预测,用于产能安排。

        3)

        预测的影响因子

        日常因子。主要是历史销量,可以应用时序规律。如果是生鲜行业,天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活动因子。例如节假日,聚划算,闪购,直播等。最主要是直播,达人不同,品类不同,爆发系数都不一样。像其它活动可以根据历史达成、品类可以摸索出一定的规律。

        季节因子。季节性商品、品类的迭代、新老SKU的替换,都可以归类为季节性因子。如果做到品类和爆品SKU维度的,为运营做产能准备时,季节性因子的影响就很重要。如果是做整体的规划预测,那就还好了。

        库存因子。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否有足够的库存,是否会缺货。在采购和分销层面,重点品类需要锁货,是否能拿到货,拿不到的是否有其它货源替代,这时候库存影响预测,也影响整体规划。如果在运营的产能锁定层面,库存因素影响在周、天、小时维度时才能比较准确算出对销量的影响。

        4)

        预测的方法

        预测的方法有2个:定量 (Quantitative)和定性 (Qualitative) ,通常是两者结合着做。

        A. 定量的预测办法。目前最常用的办法是时间序列方法,整体逻辑是通过历史销量推导未来的销量。时序方案通常不需要线下做,线上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模型,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进行基础数据修正、异常值检测(主要有新颖点检测Novelty detection和离群点检测Outlier detection)、缺失值补充等,产出未来X周(目前基本13周)的销量预测。

        B. 定性的预测方法。就是在定量的基础上,做一些人工的调整,电商叫做销量预测协同。大促主要通过盘货,日常主要是供应链和各方(采购、卖家、行业、营销)进行预测协同。比如:

        • 直播的预测,在系统算法不够精准的情况下,就要找出直播仓和直播的品类和SKU,根据爆发系数和库存情况,手动调整;

        • 某些爆品的SKU可要断货,那么就卖不了那么多了,销量要往下调。

        • 季节性或者新品,老SKU销量往下调,新SKU往上调。

        • 是否有搬仓、挪仓等情况。

        定性的预测可以再举很多例子。定量的预测往往是不够准的,而定性的预测协同也不是轻飘飘的几句话就可以说好。做预测其实也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定性的协同,需要花时间研究:

        • 不同活动在不同时间段的成交表现,价格折扣的区别;

        • 直播达人、价格、时间段、品类的爆发系数有何不同;

        • 不同品牌的表现力。国际大牌基本不会打折但是经常有买赠,赠品的预测怎么做,因为赠品影响了件单比,件单比越高拣选效率越低。

        • 锁货商品的持续成交情况。

        • ……….

        摸索一定的规律把这些规律线上化,算法不断调优,协同仍然是必要的只是减少了人肉作业。一个新手预测能做准可能是运气,而一个老手能把预测经常做准,靠的是积累,基于长期观察的敏锐判断,还有运气和敢。

        在制造业的大宗商品的预测上,比如server(服务器),或者是基于项目或者投标的订单,也更适用于定性方法。而快消品的预测,更适用于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定量预测算法可以做得更准,定性预测则需要更多的线下协同。

        5)

        预测的计算

        计算的方法有top down和bottom up,也就是由总到分,再由分到总。

        1. A.   先看一下预测计算的参数都有哪些

        • GMV: 整体成交目标,分行业的目标。

        • 仓渗透率:直邮的比例,自有仓的比例。

        • 分仓比:可能会有很多仓,有大仓有小仓,有主仓和次仓。每个仓占整体大盘的比例。

        • 笔单价:对于生意端主要会看客单价,就是每个客人平均每笔的支持。对于物流端,主要看的一个主订单的价格。

        • 件单比:每个主订单的平均件数。比如一个消费者

        • 件单价:平均每件的价格。

          比如,一个消费在同一个店铺下了一个订单,2支口红+2支粉底液 + 1支腮红,总共花了2000。那么笔单价=2000,件单比= 5,平均件单价= 400.

          1. B.   Top down计算

          • 整体单量 = 整体GMV目标 * 整体仓渗透率 / 整体平均笔单价

          • 行业维度单量 = 分行业GMV目标 * 分行业仓渗透率 / 分行业平均笔单价

          • 仓维度单量 = 整体GMV目标 * 整体仓渗透率 * 分仓比/ 分行业平均笔单价

          • 时间维度单量 = 整体单量 * 分天占比 or 小时段占比

          1. C.   Bottom up计算

          • 重点店铺爆品SKU维度件数 = SUM {SKU GMV目标 * 仓渗透率 / SKU单价}(请注意,SKU维度,只有件数的预计,而没有单量的预计,因为多数的情况都是不同的SKU会凑单)

          • 重点店铺维度整体单量 = 爆品总件数 / 爆品件单笔 / 爆品店铺比例

          • 重点店铺分仓维度单量 = 店铺整体单量 * 分仓比

          • 分仓单量 = 重点店铺分仓单量 / 这些店铺单量占比

          • 整体单量 = SUM {分仓单量} = SUM {重点店铺单量} / 重点店铺整体占比

            在大促时先top down再bottom up,需要两者对比并来回校验。在日常预测中,可以在不同时间段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在预测模型中基本是由SKU维度往上聚合的,所以是bottom up为主,再看聚合的整体数据是否与大盘目标吻合。

            6)

            预测的复盘

            衡量预测准确率(SFA, sales forecast accuracy) & 低SFA的改进。在预测周期内,衡量到各个维度的预测准确率。Free zone的预测不会衡量,看trade off zone和firm zone内的准确率。日常预测的准确率衡量一般要到周和到天。

            SFA范围。以日常运营仓库产能准备为例,在前面预测周期说过:W-2提供W-1与W0预测,则在W0回顾W-2提供的W-1与W0的预测准确率。

            SFA计算公式。(备注:ABS是绝对值的意思)

            • 1周整体的SFA = 1 – ABS (整周预测单量 - 整周实际单量) / 整周实际单量

            • 1周分天的SFA = 加权平均 {1 – ABS (每天预测单量 - 每天实际单量) / 每天实际单量}

            • 1周分天分仓的SFA = 加权平均 {1 – ABS (各仓每天预测单量 - 各仓每天实际单量) / 各仓每天实际单量}

            SFA复盘。即分析预测不准的原因及制定改进计划。从整天到分天,分仓,分品类维度看预测准确率,看什么时间、哪些品类做的好或者不好。再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不好的原因,再看如何改进。

            随机列举一些数据做周维度的某个仓的SFA。其中分天平均中:预测和单量是平均值,而SFA则是按天的加权平均。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一周整体的预测是99.9%非常精确了,分天加权平均也有87.0%也很不错。但是周中的3天5/20 ~ 5/22的准确率都没有达到85%,相对其他4天差了很多,并且拉低了加权平均值。5/20预测值低了,而5/21和5/22却高了。那么就是5/20有什么活动或者直播没有预测到或者预测低了,而经过5/20的活动后的2天成交回落。需要再具体看到品类和营销,为什么会遗漏或者低估,后续类似情况如何加入预测考量因子,并做算法调优或者人工协同调整。

            7)

            预测的流程和框架

            参考 Poirier (2004),改进预测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认识到它是一个循环过程。

            Circular forecasting process 循环预测过程。原文英文,作者翻译。Source: Poirier, C.C. (2004). Using Models to Improve the Supply Chain. St. Lucie Press. Page 100.

            销售订单信息 -> 维护需求历史数据 -> 需求清理和调整 -> 在历史数据基本线的基础上 & 应用BI(商业职能) , 建立统计预测-> 根据促销历史,应用促销预测 -> 制定/调整财务预期 & 制定/调整营销或推广计划 -> 生成最终的预测 -> 财务目标是否达成?达成,则执行。

            我一直在说,不管是电商还是传统行业,供应链的理论自1980年代发展起来,所有的逻辑和打底都是相通的,这个流程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仍然可以应用到电商供应链的预测流程中。在实操过程中,可以把这个流程再细化。

            预测模块和数字化框架部分今天不写了,作为下一期的彩蛋吧~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三张图读懂万亿比亚迪的供应链
            下一篇:什么是DDMRP(需求驱动物料需求计划)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活动/直播 更多

            2.22北京【线下公开课】仓储精细化管理:从混乱到有序

            • 时间:2025-02-22 ~ 2025-02-23
            • 主办方:冯银川
            • 协办方:罗戈网

            ¥:258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11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