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2023年开行数据如何,各地班列呈现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数据的背后,又反映了什么变化?
1月9日,国铁集团披露,2023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7万列、发送19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18%;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全年发送86万标箱、同比增长14%。
中欧班列从开行列数上看,已经走过了头三四年、不足100列的摸索期,经历了2014-2021年“狂飙式”的高速增长期,步入自2022年开始的平稳发展阶段。
根据国铁集团与中铁集装箱运输公司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7523列,发运箱量达到1901949TEU。
其中,去程9343列,回程8180列,去回程比为1.142:1,继续延续整体上的去回程基本平衡(2022年去回程比例为1.156:1)。
接下来是月度数据。
除开春节假期影响下的头两个月,2023全年10个月份保持开行1400列以上。全年分布较为平均,最高的月份为11月的1561列和7月份的1552列。且能观察到一个月高一个月低、高低交替发展的大体趋势。
接下来是六大进出境口岸的表现。
阿拉山口口岸延续去年势头,是中欧班列通行量最大的口岸。随着中俄贸易两年来高速发展,中俄边境的满洲里口岸和过境蒙古国的二连口岸通行量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其中,相对于其他口岸,满洲里和绥芬河口岸呈现了回程明显多于去程的特点,是俄罗斯货物进口班列首选的通关口岸。
同江铁路口岸于2023年7月开行首趟去程班列,10月底开行首趟回程班列,考虑到中俄贸易的发展趋势,未来发展可期。
最后是大家最关注的各省市平台的班列开行数据。
西安、重庆、成都、郑州仍保持头部四大城市平台的角色,是各自省份内的绝对“主力军”。
长沙、武汉、广州、义乌、沈阳、合肥年度开行均超过500列,构成了“第二梯队”。
“第二梯队”所在的贸易经济或工业基础发达省份——山东、浙江、广东、湖南、江苏、辽宁、湖北、安徽,是班列开行的“中坚力量”,开行规模相对接近。
与其他一些省份以单城市为主要开行平台不同,山东、浙江、广东、江苏、辽宁呈现双平台或多平台开行的特点。
……
伴随国际政经局势的变化、中国对外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中欧班列的开行也呈现出相对应的趋势,一些细微变化在数据中、也在数据背后悄然进行。
关于2023年中欧班列的整体和地方开行情况,还有哪些有趣的点,不妨留给各位品读。
(本文数据来源:国铁集团、中铁集装箱运输公司发布)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浙江科聪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
3033 阅读壹米滴答创始人杨兴运出山,成立兴满物流
2340 阅读在物流行业,AI技术会不会替代人?
2325 阅读传化智联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场景应用
2024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或迎第五家上市公司,国家队进一步释放行业整合信号?
1835 阅读一年净赚超22亿、投资海外仓导致净利润腰斩、苦苦等待重整……跨境电商巨头们发展冰火两重天
1660 阅读京东物流携手奇瑞汽车打造中东最大汽车备件中心,覆盖5大品牌数万种汽车备件
1596 阅读物流企业如何高效销售行业解决方案?
1617 阅读从仓储规划,看DeepSeek的实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1460 阅读刚刚 , 两家「国资物流集团」筹划「战略整合」| IIR
122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