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物流园区的建设,首先是从调研投拓开始。
调研投拓工作是物流园区投资的基础工作,更是前置工作。一定程度上说,调研投拓阶段是决定园区成败的关键环节。
从信息获取开始,到用地出让合同的签订,调研投拓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笔者根据多年的调研、谈判、投拓实操经验,梳理出这个阶段的五个问题,供大家交流探讨。
调研报告和建议是提供给领导决策和项目定位规划服务的。网调也好,实调也好,都要求精准、实在、细致、有深度。
一篇好的调研报告和建议,应该是精心谋划、细致调研、客观分析、深入思考和认真撰写的。有四个尺度需要考量:
1、要把握调研时间准不准。
不能指望在某个时间阶段走马观花一番,就了解了实情。为了弄清楚上下游,有时候需要凌晨两三点起床调查,甚至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在城区、聚集地或者老园区现场观察;为了摸清查透物流相关业态,有时候早、中、晚都要深入商户中、走进商圈里;为了把控好当地物流行情,要找准时间规律、比较“潮汐”优劣,有时候需要长期蹲点、驻守了解。
2、要把握调研内容全不全。
调研内容应该包括不限于以下四点。
一是城市概况:人口及分布,城区规划及发展方向,建成区面积,经济状况(GDP、三产比例、可支配收入等),支柱产业,工矿企业,商业建设,房地产市场,交通环境,市政发展等。
二是同类园区(市场):重点了解正在运营的、规划拟建的、企业租赁的物流市场、货运市场,以及这些市场的主要入驻企业和商户,了解园区(市场)定位、规划、面积、目标、功能布局、开业时间、专线方向、优惠政策、业务数据和股东结构,了解园区(市场)所在地50、100公里半径区域内的物流行业发展情况。
三是专业市场:全部掌握商贸市场、货运市场、农批市场(冷链)、再生资源市场、建材市场、商业综合体等专业市场信息,包括不限于开发时间、投资人、面积、业态结构、内外铺租金、营业时间、商户及其构成、市场交易量、上下游、销售情况、业务动向和优惠政策等。
四是商户需求:分为入驻企业和潜在商户两类,具体了解项目地的资源、工业(制造业)、商贸、电商、快递、农产品、冷库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情况。
3、要把握调研数据真不真。
物流园区是重资产投入,来不得半点虚假,真数据才有生命力。要带着问卷材料和调研清单,到园区现场看流程,“一板脚踩到底”,看到“真家伙”,掌握的数据是一线的、一手的。
要善于向本地政府、专家问道取经,真实了解物流企业(商户)的需求和心声,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取座谈会、茶叙和加好友等方式,听股东真话、商户实话、运营人心里话,把最关键的信息、最有价值的数据收集上来。
4、要把握调研建议实不实。
首先要有针对性,建议要剖析深刻,靶向明确。比如地坪硬化的建议,就源于地坪使用强度大,容易凹陷、开裂、破皮、起灰。
其次要有可操作性,建议就是对问题回应,实在具体,切中症结,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和推广。
再者要有可行性,建议切实可行,能够落地实施。例如推行屋面光伏发电的建议、消防巡更系统联动的建议。
地块位置的选择非常重要,有“位置决定论”一说。
考虑到物流园区项目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市场衔接、辐射带动和交通便利等因素,物流园区地块选择要慎之又慎。
首先要符合城市发展空间规划,重点考虑以下几点要素:是否符合正式规划设计条件、是否需要控规指标调整、上位规划情况(总规、控规)、用地范围是否已经编制,等等。
再看交通便利情况,物流园区地块最为理想是原有园区附近。如果是新建项目,最优位置或者位于城市市场集聚区,形成扎堆效应;或者位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城乡结合部,且距离高速公路(含高速引线)出口不超过5-8公里地段。
供地问题包含的因素非常多,土地信息、规划信息、用地信息,主要数据要明晰准确,并需要与政府职能部门达成共识,才能构成真实的决策判断和依据。
首先要明确供地亩数,一般来说,非山区等特殊地形城市,建成区大的县级城市,占地面积为100-200亩左右,冷库0.5-1万吨以下;地级市占地面积为200-800亩左右,冷库2-5万吨以下;省会城市或者枢纽城市占地面积800亩以上为宜,冷库5-10万吨左右。
其次是地块用地性质,农批交易市场为B12类商业用地,物流用地参照工业用地(可以配套20%商业用地),均需按照土地净地挂牌程序依法取得,慎重对待居间等拿地手段。
其外,用地衍生信息也需了解和掌握,比如:地块收储情况、宗地红线图、是否具备净地出让标准、预计拆的完成时间、预计挂牌时间、影响地块挂牌的条件以及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限高要求、人防要求、车位要求和ESG要求等等。
物流产业已经列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园区作为重点项目,可以得到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
一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物流园区在当地发改部门办理立项手续后,要争取列入本地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产业项目,列为省级重点工程项目,由此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扶持政策。
二是土地政策支持。物流用地参照工业用地,用地性质决定了土地的价格。地价直接影响物流园区运营成本,是投资核心因素之一。土地价格、投资强度应该在挂牌前签订协议确定。
三是规费政策支持。一般来说,物流园区是民生工程,公益性特征明显。根据通用做法,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收费应当给予减免,或先缴后再全额奖励或者奖补。
四是税收政策支持。无论建设期和经营期,物流园区项目缴纳的税收,地方(市区两级)留成部分至少可以做到“免二年再减半征收三年”。特别要提醒的是,入驻企业可以享受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对未来招商、企业入驻十分重要。
五是其他政策支持。如政府代办项目手续办理,政府招商产业基金支持和财政资金支持,协调进入金融机构和产业投资平台“白名单”序列,加强龙头企业社会资本、银企对接的联动能力,获得重点项目和环保、民生、乡村振兴等补贴。
规划引导。从空间布局,到具体规划设计。建筑形态、道路规划、人车分流、景观绿化、智能化系统等,政府大规划的角色始终起引导作用。
行业引导。出台划行归市政策,引导企业进驻,规范行业管理,实施退城进园、退二还三政策,关停脏乱差园区,升级改造弱小散市场,引导快递、商贸、工业、农业、再生资源物流进场入园,对物流园区招商、发展十分必要。
政策保护。物流园区都是重资产投入,动辄几个亿,甚至几十亿工程投入,当前新形势下回正时间会更长、更艰难。因此,在满足本地物流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情况下,8-10年内不再批准建设同类物流园区。
组织协调。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物流园区项目工作领导组,确定各职能部门专班人员,确定牵头单位具体负责,形成政府与投资企业联动合作的良性局面。
从仓储规划,看DeepSeek的实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3861 阅读单月总货量同比增长734.4%!独家解读顺嘉国际货站跨越式增长背后的效率密码
2086 阅读“京东服务+”洗衣中央工厂招商、3C上门安装/维修招商
1499 阅读跨越速运第21架全货机入列+西部枢纽空侧启用,航空运力完成中国版“锁喉”!
1235 阅读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158 阅读京东外卖重点推广39城
1057 阅读德邦物流注销回购股份 京东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1023 阅读冷链不只是物流,还是依托供应链的生态
1037 阅读传“6800底薪+五险一金”招外卖小哥,0佣金的京东外卖能否杀出重围?
1008 阅读京东,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915 阅读